四是大力推进化肥定位深施和复式作业机械;
五是示范推广低污染植保机械和农药超低量气压喷洒精准技术;六是发展乡村河道清淤和除草机械化项目;
5、农机助农增收工程。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农机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做强做大农机服务产业,促进农民机手增收;
二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是加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机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机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四是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依托农机服务组织,积极为外出务工经商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解除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
五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
六是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规模效益。
6、开发农用航空技术应用工程。充分发挥**农用航空站的作用,加快农用航空技术应用步伐,积极开展农林病虫害防治、河道灭苇清障、农作物植保、农林播种、森林防火等项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7、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展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四有”创建活动;在农机服务模式创新方面,要以跨区作业为重点,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推进农机服务向企业化、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不断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农机化服务体系。
8、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工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各级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投入机制。紧紧抓住当前各级政府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购机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好购置补贴项目工程。
三、政策建议
(一)建议市委、市政府将农机化发展主要目标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指标中。
(二)建议市委、市政府设立市级农机化发展基金和加大市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从2006年起由市财政每年安排150-20xxxx元专项资金,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递增10,主要用于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开发、引进、推广。加大市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扩大补贴机具范围,建议对水稻插秧机、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和玉米生产机械给予财政资金补贴。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