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争引,用好的项目努力争取中央、省市尽可能多的投资。四是大力兴办地方工业、乡镇企业、商流企业,不断提升农产品基地的规模和档次,吸纳外来资本,形成稳定的地方支柱产业。
三、加强领导抓发展
各地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哪个地方领导强有力、懂经济,善抓机遇,真抓实干,哪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快。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是一个制度环境,谁想的好、干得好,谁就能争先进位。××自身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证明,哪个时段领导部署好、抓得好,哪个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快;反之,就慢。当前,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和发育,县域经济还没有完全摆脱政府主导型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政府部署、参与支持的越好越深,地方经济发展就会快一些,反之,就慢。这里,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好分寸和尺度,既不能过份干预,又不能无所作为。过份干预会导致一大堆亏损的政绩工程,无所作为就不会有跨越式发展。
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千方百计求突破,全力以赴抓发展,不能成为丧失机遇的历史罪人。一是要树立经济落后就是领导无能、发展不快就是领导不力的观念,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重托,殚精竭虑,真抓实干,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二是要认真学习经济知识,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专家,也要熟悉微观经济管理,使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县域经济工作。三是在经济领域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理顺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认真解决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激发全县人民群众、各级经营单位的积极性,解决好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四是在行政领域,完善和落实工作责任制,调动各级领导、公务员的工作热情;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真正把那些好学上进、责任心强、才能突出、品行端正的人提拔到重要的经济管理岗位上来,创造一个放开手脚干事的环境,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