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人饮二期解困工程项目,建成了玉都摆旗、飞云王家咀等xxxx跨区域水厂和王村徐王、泾明雷家沟等2处人饮工程,完成自来水入户279xxxx。积极开展泾川一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工作,学生公寓楼、餐饮中心已全面建成,科技图书楼完成了主体工程,创建工作通过验收。持续推进排危建校工程,全县21所农村中小学校舍动工改造,建成了合道中学等4所市级标准化学校。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力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在党原西联、太平何家、红河田赵等xxxx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整修砂化道路40公里,新修暖棚牛舍80xxxx、暖棚猪舍5xxxx,建成集雨水窖396眼,新建维修学校4所,新建人饮工程1处,使278xxxx稳定解决了温饱。加快生态能源建设,建成沼气池912口,配套完成改厕、改厨、修建太阳能暖棚84xxxx。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完成巨荔、高太等通乡等级公路路基整修改造27公里,柏油罩面15公里。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城关镇排水排污工程,县城环境进一步净化。
今年全县经济建设运行态势良好,进展比较顺利,这一切与老干部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年的经济运行中,许多离退休老干部提出了多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帮助我们解决了经济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以来,我县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变化,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方面的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缓慢,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不高;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多,加上今年遭受霜冻、干旱、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增收效果不明显;计划生育工作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整体水平仍有差距。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运行困难。止10月底,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87.xxxx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081.xxxx元,加上今年实行农业税制改革,降低农业税、取消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使全县财政收入形成了很大缺口,财政运行步履艰难。三是项目建设渠道狭窄。由于政策划限,致使投资渠道狭窄,争取项目和资金难度较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是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困难较大。今年全县未改制的1xxxx国有企业全部实施改制,年内将新增下岗失业人员148xxxx,改制企业债务处理、职工安置存在较大困难。对这些问题,县委、县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2005年,初步确定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创造性地落实“三抓”措施,大力推进实施“五大战略”和“六个加快”,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在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立足县域特色,大办特色工业,加大城镇开发力度,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努力建设甘肃东部经济强县。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切实抓好新建项目的达产达标和现有企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企业效益,全力抓好恒兴果汁、颗粒粕饲料、万吨果蔬汁生产线的达产达标,实现增产增效,发挥骨干带动作用。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分层推进的原则,持续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加大重点企业嫁接改造力度,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企业,实现企业整体退出。进一步抓好已改制企业的规范完善,逐企业梳理解决遗留问题,提高改制质量。坚持把城东工业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兴办项目、培植工业增长点的基地,全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大张旗鼓引进工业项目。
(二)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努力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加快综合开发,以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一是持续抓好城镇综合开发。全面实施县城北扩工程,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路网、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科教园区建设,加快实施青少年活动中心、职教中心等项目。加快安定大桥工程建设进度,确保5月底前通车投运。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突出抓好城东住宅小区、东大街开发、环城西路、北路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围绕产业开发、市场建办和民营经济发展,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高标准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以小康屋建设为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居住条件。三是切实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走招商开发景点的路子,集中精力抓好大云寺博物馆、王母宫景区、田家沟生态风景区和温泉度假区建设。
(三)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推进果菜草畜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