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排技术,改善农田排灌设施,做到干旱灌得进,雨涝排得出;大力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积极加强分类指导,通过调整栽培方式等农业防治措施,切实做好秋播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2、扩大总量、提高品质,促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养殖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农业增效的潜力所在,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各镇要高度重视养殖业的发展,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畜牧业要加快发展,提升水平。加大优质、高效畜禽新品种的推广步伐;大力推广家禽大棚养殖技术、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青饲料贮藏技术;切实搞好重大疫病监测、综合防治工作;进一步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推行“公司连基地连农户”经营模式,全力促进我市畜牧业生产增量提质增效。水产业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全市水面面积稳定在1xxxx亩左右,其中常规水产水面稳定在xxxx亩左右,特种水产水面达xxxx亩以上。要优化特种水产品种结构,推广适销对路的如鳜鱼、青虾等特种水产新品种,重点建设以导墅、蒋墅、延陵等镇为中心的河蟹、鳜鱼主养区;要大力推广无公害生态养殖、高效立体混养等技术,提高养殖效益。蚕桑业要积极开发,走出低谷。逐步淘汰老龄桑树,进行品种更新复壮,确保全市桑园面积稳定在xxxx亩左右;大力推广春蕾·锡方等优质高产蚕种新品种,确保全年发放蚕种xxxx张以上;大力推行方格簇饲养技术,提高茧质;加快彩色茧开发步伐,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振兴我市传统优势产业。
3、突出品牌、依托特色,提高园艺业发展水平。园艺业是农业中最为活跃、发展最快的产业,要依托自身优势,突出品牌,提高水平。一要依靠规模形成效应。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今年秋播蔬菜面积新增0.xxxx亩,争取全市达6.xxxx亩。大力发展蔬菜设施栽培,新增设施面积栽培126xxxx,使全市设施栽培面积达0.xxxx亩。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进一步扩大花卉苗木等高效经济作物栽培面积,力争新增面积0.xxxx亩,使全市花卉苗木面积达到xxxx亩,茶叶1.xxxx亩。二要依靠品种形成特色。积极引试和推广优势园艺新品种,全面启动无性系良种茶的推广,花卉苗木上推广大规格苗木、观赏型花草等新品种,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药材、小杂果等特色经济作物,形成区域特色品种。三要依靠技术提高品质。按照“安全、高效、生态、省工、节本”的要求,一方面积极引试和推广科学栽培新技术,另一方面严格遵循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四要依靠龙头形成品牌。要有重点地建设和培育壮大一批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科技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创立品牌,打响名牌,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4、调整布局、挖掘潜力,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围绕“一区两荒三网四旁”(丘陵山区、荒滩、荒地、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和村庄四旁)的绿化布局,确保全市完成成片造林500xxxx,建设农田林网xxxx亩,新育苗面积300xxxx。一是大力实施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以后巷、埤城、开发区及丹西丘陵地区为主,完成坡度6°以上坡耕地和丘陵岗地造林400xxxx,完成坡度15°以上无林地和疏林地封山育林400xxxx,全面恢复森林植被,建立我市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二是以珥陵、埤城两镇为核心,积极实施小型生态公益林工程。加快村庄绿化、乡村护路林、农田防护林、水保林等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三是根据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现有林带和村庄绿化为基础,以主干河道和公路绿化为骨架,以主要沟渠堤路绿化为主体,构成纵横交错的自然式网络,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xxxx亩。四是大力实施林间套种(养)工程,充分利用现有xxxx亩速生意杨林资源,实行林间套作,推行立体高效复种套养模式,夏熟以套种优质油菜、牧草为主,秋熟间套花生、蔬菜及花卉、药材等,使速生意杨林的复种指数达到200以上,提高速生意杨林经济效益。五是加快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依托大亚、丹化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高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