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第15~16页
这个模版就像一幅地图、一个游戏方案、一本歌谱、一份菜谱(哪个比喻最合你意?),能够指引你成功地完成你的演讲。如果你遵循上述的结构和下面的一些技巧,你将能以特定的逻辑顺序从头到尾地组织起一次演讲,同时方便你的听众跟随你的思路。这16张幻灯片背后的逻辑结构可以帮助你:
●发展出一个强有力的标题
●创造出你的主题句
●加入第一个支持你的主题句的论述,用两张幻灯片来展示你的数据/信息、一张幻灯片来讲述你所准备的故事
●加入第二个支持你的主题句的论述,用两张幻灯片来展示你的数据/信息、一张幻灯片来讲述你所准备的故事
●加入第三个支持你的主题句的论述,用两张幻灯片来展示你的数据/信息、一张幻灯片来讲述你所准备的故事
●做一总结
现在就请你来发挥你的才能,即兴创作吧!如果需要,你可以为每一条支持性论述附上一些额外的数据或信息,或者加入更多的支持性论述、更多的数据/信息及故事。对于究竟应该做多少张幻灯片来说,这里没有一个特定的数目限制或硬性要求。如果你从这一模版入手,就能够创造出一种秩序,并在演讲开始的一两周之前,把那些可能困扰听众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从你的演讲中排除出去。
这一模版还可以为你指出需要在哪里对于你的观点给予更进一步的支持。在看完那16页幻灯片以后,你可能会发现一些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如果你无法写满所有的16页,特别是找不到足够的数据/信息和故事的话,那你就需要打更多的电话问问别人,或者依靠阅读和研究来帮助你的听众来理解你的主题句。
逐字逐句VS笔记
关于演讲者应当把什么带到演讲现场并呈现给听众,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罗列要点的形式制作的记事卡;另一种是直接给听众看你所准备的所有幻灯片,上面逐字逐句地列出了你所讲的内容。让我来衡量一下哪种最好——其实,这根本就不重要,也不会影响到你演讲的成功与否。我曾见到过一些演讲者把他们的演讲内容一字一句地打印出来,但却还是无法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我曾看到过使用记事卡的演讲者做出出色的演讲,我也曾看到过他们一败涂地。我个人更喜欢罗列要点的形式,但并不推荐其为最好的方案。无论如何,我的建议是:挑选对于你自己而言最让你感到自然的一种方案。
有两个确实会影响你的演讲表现的准备步骤。与此相比,上述的争论就失去了意义:首先,你需要准备好一些对于一个演讲而言非常重要的要素,那就是我一直在反复强调的主题句、支持性的论述和故事。其次,你需要反复练习。否则,你所付出的辛勤工作就会一无所得。在第九章中,我们会具体谈到有关练习的问题(例如,怎样去做,练习几遍,等等)。
如果你决定遵循制作要点记事卡的方法,那么幻灯片这个工具就显得非常合适。你可以为每一页制作详细的“备注”,以提醒自己讲到模版中的每一页时都需要做什么。具体的做法是:点击“视图”中的“备注”按钮,通过使用,看看它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为什么总会有人误用幻灯片?
即使你不把所准备的幻灯片投射到投影仪上去,幻灯片仍然是一个强大的组织工具。但是如果你准备利用它来介绍你的想法,还是有一些特定的原则需要遵循。让我借用来自于另一段有争论的话来说明我的观点:“幻灯片本身并不会使听众厌倦,而如果懒散的演讲者误用了幻灯片,就会让听众郁闷。”
幻灯片不会为任何听众制造兴奋和冲动的情绪。它不会让听众“准备好吵吵嚷嚷”,或是在人群中散播令人焦虑、激动的传言。在演讲者登台以后,还可能必须自己打开投影仪,调整好图像,在电脑键盘上敲敲打打,直到幻灯片的标志出现在屏幕上为止。毫无疑问,这个过程总会让听众厌倦不堪。我们已经习惯了那种充斥了复杂的文本、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头痛的演讲。每一次幻灯片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我们都会不无悲哀地想,又有一场够受的长篇大论了。如此这般地被误用和滥用,幻灯片几乎已经失去了很多经理人的信任,以至于他们要把它从会议中排除出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