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服务》,借追悼张思德,提倡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篇讲话成了教育和激励后人的不朽名篇。
8、抨击歪风。如毛泽东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演讲《反对党八股》,列举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鞭辟入里,发人猛醒,对当时正在蔓延的党八股歪风起到了有力的遏制作用。
9、总结经验。如邓小平1943年1月26日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对五年的对敌斗争进行了回顾和概述,总结了10条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对敌斗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0、传递信息。如毛泽东在1945年10月17日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关于重庆谈判》,介绍了谈判所取得的收获,揭露了国民党一方面谈判、一方面进攻的两面行为,还分析了国际形势,起到了使全党明确时局、统一思想的作用。
11、解疑释问。如邓小平1980年3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在强调“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时,以有力的论证解释了“是不是又在收”、“是不是会妨碍百花齐放”等疑问,澄清了某些模糊认识。
12、增进友谊。如邓小平1984年3月25日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的《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的谈话,以及历次同其他外宾的谈话,都起到了这种作用。
抽象地讲,领导讲话稿的效用仅是指可能产生的和应当产生的效用和作用,是理论上的,具体到实践中,这些效用能否产生或产生多大,要看领导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但是我们首先还是要把领导讲话稿写好,要使领导讲话稿具备产生某种效用的前提条件。如果讲话稿平平淡淡,甚至文不对题、谬误百出,那就根本不会产生积极效用,甚至会产生负面效用。
三、领导讲话稿的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就是谋划讲话稿的篇章结构。就像搞建筑,首先要精心设计,画出略图、详图,再照图施工,方能盖起高楼大厦。
谋篇要围绕主题。领导讲话稿的主题通常是由领导同志来定的,秘书人员要做的,是围绕这个既定的主题,谋划最能表现这个主题的篇章结构。许多领导同志既交待主题,又交待篇章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起草人员要积极地参谋,予以具体设计和完善。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