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演讲者应该大致摸清听众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思想状况,然后再根据这些具体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选择听众最感兴趣的话题。
3、根据演讲场合和时间的长短选题。
场合不同,选题也应不同。如梁启超1922年在南京、苏州等地连续作了二十多场演讲,由于他的博学和善于选题,每一场都有独特的题目和新的内容。
4、选题要有意义,符合现实需要。
要从提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出发,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来阐述,从而解决人们普遍关心、急于得到回答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