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看听众,说话看对象。演讲时心中要有听众,意识到自己是讲给他们听的。如果他们是普通的工人、农民、市民,就必须使用通络易懂的语言,尽量少用专业术语,更不可咬文嚼字,听众不易接受。如果听众文化素养较高,语言就可文雅些做到雅俗共赏,那将使你拥有更多的听众。但为了便与群众交流,受到欢迎,演讲语言首要的还是通俗易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汲取口语
口语的特点是:多用简洁明快的短句,少用冗繁复杂的长句和欧化的倒装句;多用通俗易懂的常用词,少用某些特殊专业或范畴专用词;多用音节清晰、语调铿锵、易于听懂的词;适当运用一些社会流行的富有生气和活力的新词语。
另外,演讲过程中不宜用多数人听不懂的方言土语。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并非“信口开河”能办得到的,而需要付出心血,经过认真学习和实践锤炼,方能见功底。
——运用熟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