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哲学家、学者、作家兼教授的胡适先生,不仅其诗其文对当时和后世有一定影响,其演讲艺术亦因有独特的风度而受到学者的普遍赞誉。
胡适首倡“白话文运动”,课堂上也便经常相机向学生宣传白话文写作的好处,遇有学生置疑,就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一步引导。有一次,一学生说:“白话文不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慢条斯理、心平气和地说:“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秘书,我不愿意从政,不想去,为这件事我回了一份电报拒绝。请同学们根据我的这个意思,用文言文自拟一则电报,看看是白话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同学们跃跃欲试,最后选出一份最简练者,仅12字:“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这时课堂很静,大家都凝神注目老师,看老师的白话电报还能怎样简练。此时,胡适像相声演员抖包袱一样,说:“干不了,谢谢!”仅5个字。大家都为先生的讲解暗暗称绝,对白话文写作也日渐有所认识。
难能可贵的恰是学问渊博的大师级学者,将自己的听众、读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于学生,更常以“老大哥的身份”,心贴心地交流、沟通,而不是以概念口号式的说教,去灌输去教训。一次讲禅宗的“不静观”,他侃侃而谈:“当你看到一位漂亮的***,你会神魂飘荡,如醉如痴。可是有禅宗修养的人却纹丝不动。缘何?他不是静止地看到现在的她如何美丽动人,而是看到她将来会变成走路蹒跚的老太婆,甚至变成蛆虫满身爬动的枯骨——想到这些,又有什么可爱呢?”此时,胡适环顾课堂,颇显沉闷低迷,便灵机一动,调侃戏谑道:“在座的各位***请放心,没有哪个男士会相信我的混话,下课后,你照样会收到男朋友寄来粉红色的求爱信……”顿时,教室如微风吹皱的湖塘,泛起了欢乐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