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最多只会满足一时的好奇,而更多的是因模仿而埋没了自己的个性,而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历史告诉我们,保障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因素,是这个国家自身如何对待和处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内外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拥有和建立一个适应国家范围内,有助于生存于其中的人民保持和平生活,并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国家文化
历史告诉我们,文化是自己的,一切事物(包括过去和现在的)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因此,外来的东西,只能作为借鉴。我们只有完全理解和领会了该事物存在的背景、条件、目的,我们才能真正地吸收它,才能真正地运用它来完善自己。只有正确地分析现实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在认真反思、对照过去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真正的取舍,才能创建符合时代,使中国永远发展壮大的新文化。
历史告诉我们,文化是同一个空间下,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不仅包含着整体中个体的因素,更是整体中个体、群体与自然三者之间平衡发展关系的反映。道不同,何以为伍?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每个空间都有一种文化。包容空间越多的文化,就拥有越强的生命力。建设新文化,就是要取其尽量多的个体文化的共同有益之处。这种取舍不是某一个个人或集体的强制,而是各自空间下每一个个体,自由选择的共同认知。在这层意义上,建设新文化又是伴随着对旧的和外来的文化,以及自身对人生的认识进行的重组。取其认同舍其异。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个体都是国家大家庭的一份子,只能取,不能舍。这使同一空间下新文化的创建,是一个只允许存在包容,没有舍去的单一性过程。这种单一性的限制必然不可能产生完全的统一。要满足一切,却又不可能完全的统一,似乎两者对立性的矛盾会推翻我们建立新文化的前提。
历史告诉我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集合着众多人口和民族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并享有长久的独立、和平和发展,必然有其同一的为众多人口和民族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和特点,这就是我们奠定建立新文化的原则基础。事实上,我们要建立的是在此基础上,在同一个国家疆域空间下的一个多层次空间、多层次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能最大地使每一个个体或群体空间,都能找到适应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位置。
历史告诉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第一个共同点是人,是不同于动物等其它生物的人。我们应该拥有人普遍所共同拥有的权力和自由;其次,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各个个人和民族的集合体。是不同肤色、语言、信仰和基因或是相同肤色、不同语言、信仰、基因等的集合体。但是,我们相互之间愿意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国家空间里;相互之间愿意共同遵守达成共识的、并一致遵循的文化;相互之间愿意共同遵守达成共识的、相互间得到互相尊重的、可以互相保留的、互无伤害的、各自所特有的文化。我们应保留人类共有的勤劳、勇敢、智慧、善良、讲求文明、互相爱护、讲求道德、互相关心、讲求信誉、互相信任、勇于进取、互相帮助等的优良本性;第三,我们才是某省、某市、某个地方的人,我们要保留该地区特定环境下的生活风格和习惯。因此,我们首先应拥有一切人所共有的基本权力和自由;其次,拥有个人所特有的或特定群体所特有的、不影响和危害其他个人或特定群体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和自由;再者,是拥有某个省、市等地方自然环境下所特定拥有的、其他个人、群体和环境的权力和自由。划分这不同层次文化界限的依据是无相互危害而有助于相互和平生存和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的特性,以及具体而特殊的地理空间环境。
历史告诉我们,在某一空间下的人或群体,选择何种的权力和自由,取决于这一空间下的人或群体,对生活的期望,以及自身所拥有和存在的现实条件的认同层度。期望高而条件不具备,条件好而期望低,都会带来冲突和争斗。因此,承认一切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力和自由,你就能走遍世界;只承认中国人的权力和自由,你只能走遍中国;……而只承认个人家庭的权力和自由,你只能在家里转悠;如果只承认个人自己特有的权力和自由,你只能与世隔绝;如果只承认自己特有的权力和自由,而排斥自然和人类社会,那么只有请你从地球上自动消失。
历史告诉我们,二十一世纪是我们所处环境变化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我们正面临着个体文化的易变,所引起群体原有相对稳定文化脆弱性的时代,也是一个面临个体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层次的多样性、分散性和丰富性,使我们要求新文化的建设,要拥有更广的普遍性,更丰富的层次。我们要建立的是人类共性的文化;建立的是能够吸引一切有益于我们生存和发展,而自愿加入我们队伍的人的文化;建立的是保障生活在中国国土上的每一个人,能够最大地发挥其有益于整个国家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