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对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人防办、市交通局运管处、市民政局及其下属殡葬所、市国土局土地出让金、市环保局排污费等单位和专项资金实施审计。
三要继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按照建设“太湖西线第一城,适宜人居最佳城”的发展目标,审计部门要紧紧抓住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加大审计力度,切实改变过去预算计划少、实际投资大、招投标不严谨等问题。今后,凡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教育、卫生、安居工程和社会福利工程等公益性建设项目,以及其它重大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府57号令的规定,自觉提请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监督。未经审计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办理工程款结算。今年重点要对等十多个政府建设项目,加强审计监督,切实为政府把好建设资金使用关。
四要继续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关口前移、注重防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镇、市直属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办法,逐步过渡到以任中审计为主,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各镇、各部门领导的每一届任期都要进行一次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并形成逢离必审制度,切实改变传统的有问题才审、有举报才审、任期期满才审的状况,逐步完善对领导干部的科学监督机制。今年要对等部门和镇的主要领导,实施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以经济发展责任、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决策责任、个人经济行为责任为重点审计内容,突出检查有无因重大经济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严重损失;有无因搞“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造成过度负债;有无因内部管理上的重大漏洞造成资产流失;有无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等行为。
五要继续加强部门内部的审计监督。要按照《审计法》的规定,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将部分工作职能交由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去完成,充分发挥审计体系的群体作用。今年要着力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各级主管部门特别是下属单位较多、资金量大的职能部门,都必须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配足配强专职审计人员;其它部门和事业组织也要根据审计业务需要,设立机构,配备人员,健全制度。各种经济成份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和新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及地方性金融机构,要根据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单位、企业和部门的内设机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切实抓好本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摸清家底,核实盈亏,揭示问题,促进管理;抓好对集体资产的审计监督,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抓好所属单位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规范管理秩序,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市审计局和市审计学会要加强对内审、社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规范内审工作程序,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三、把握工作要领,努力推进新一轮审计事业发展
当前,审计工作正处在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迈进的重要阶段,既是战略发展机遇期,也是战略发展转型期。要使审计工作在新的阶段,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全社会的协调配合,更离不开一支坚强有力的审计队伍。
一要把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作为工作主线。《审计法》是审计部门依法行使审计监督职能的法律依据,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对于推动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结合“五五”普法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向广大干群宣传《审计法》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和审计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审计工作、支持审计工作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审计部门和内审部门的同志,要把继续深入学习《审计法》与审计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审计法》的基本精神,努力把审计监督职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要把加大依法审计力度作为工作手段。“坚持原则、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级审计部门要抱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严格遵守审计规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敢于碰硬,不徇私情。要严格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实行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切实提高审计质量。要坚持实行审计执法公示、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果公告等“三项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审务公开。尤其是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社会关注的重要审计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布,把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要逐步采用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审计结果的方式,加强宣传,并每年一次向市人大常委会通报审计工作情况。
三要把加强社会各界协调配合作为工作支撑。做好审计工作,仅靠审计部门是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