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充分看清当前严峻的发展形势。虽然我县目前的发展势头是稳健的、良好的,但大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处于发展的起跳期和转型期,由于经济多年来一直高位运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尤其是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将会更加严峻,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将空前巨大。从宏观经济环境看,挑战和困难不小。当前,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国内经济明显减速,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有一定的影响。受融资难、用地难、环保闸门紧、增值税转型等因素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将会增多,对建材、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和房地产业的影响还会加剧。伴随着危机滞后效应的显现,招商引资、企业发展难度加大。由此可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前所未有。从周边发展局势看,竞争压力较大。尽管近年来,我县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但周边县(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先进县(市)加速领跑的气魄,让我们压力倍增。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从去年起,对全省61个县(市)经济发展情况实行分类考核,我县属一类县,与其它工业经济强县同处第一方阵,从去年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位次靠后。我们要跻身“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进而实现跨入“十强”的目标,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从自身发展现状看,发展不足、不快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县经济结构还不优、效益还不高,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
第三,充分看清蕴藏的发展希望和后劲。困难必须正视,信心尤为可贵。全县上下必须清楚地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是周期性、动态性、阶段性的发展中的困难,**发展的内生动力没有改变,全县奋力向前发展态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潜力和后劲依然很大。从宏观政策看,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我县加快发展的内生要求高度契合。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扩大内需的立足点放在农村,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资的重点投向农村,财政支农的重心转向中西部地区,**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村改革发展潜力将得到充分挖掘,我们在民生工程、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将大有文章可做。省里提出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我县区位、交通、岸线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产业特色比较明显,为我们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推进资本对接提供了良好契机。从市场环境看,金融危机冲击形成的“倒逼机制”压力,既迫使县内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和管理机制创新,形成优势产业和核心行业整合重组、强强联合的发展局面;又促使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为我县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县内态势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强县、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乡统筹等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县建材、造船、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采掘等主导产业日渐壮大,特别是随着**海螺、东方造船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预期效益将逐步显现,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