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发动。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要逐级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党委(总支)成立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各支部成立相应机构;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安排意见和第一阶段日程安排,以文件形式上报上级党组织及先进性教育办公室。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宣传方案》,悬挂横幅、张贴标语、举办板报、专栏,充分利用《工作简报》、电视台、广播、党建网站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加大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落实“有一项学习制度、有一个学习计划、有一套学习资料、有一本学习笔记”“四个一”要求,落实学习动员、计划安排、讨论记录、读书笔记、参学考勤情况。党委(总支)召开动员会,所属支部层层召开本单位部署动员大会,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相关文件,邀请联系领导参加,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动员讲话,要求做到“五个讲清”:要讲清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步骤、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安排、对党员和党组织的具体要求。基层党组织进行动员时,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要派人到会进行指导,适当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参加。
二是认真抓好集中学习培训。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学习有关篇目: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认真组织好规定篇目的集中学习和自学。主要内容是《读本》和有关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文件、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要求在原原本本通读的基础上,重点篇目要反复学、深入学,努力把握精神实质。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严格学习纪律,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既要参加所在支部的专题学习,又要参加党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还要带头到所在联系的单位上党课。确保党员做到“四有”(有一项学习制度、一个计划、一套学习资料、一本专用笔记),确保集中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 4xxxx小时(每天6小时计算,每次3小时,集中学习1xxxx),学习心得体会达到3篇以上(原则上)。为了增强学习的实效性,要采取个人自学、听报告、上党课、专题辅导、研讨会、交流会、大讨论、典型教育、形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本单位党员群众及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征求意见和建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要有记录和记载,并做到边学边改,以学习的效果促进整改,用整改的成果促进学习。三是开展党性实践活动:认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向困难群众送温暖,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是明确具体要求。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制定本单位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围绕“什么是先进性、如何保持先进性”这一主题,抓住本部门本单位的特点和需要,策划一批既有针对性又合乎党员思想发展规律、体现人性化的专题,广泛吸引党员参与,比如设计“入党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现在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样的主题,更好地避免生硬、抽象的政治说教。同时,要以党支部或机关党委为单位,设置多种平台,如专栏、论坛、交流会等,营造大讨论氛围,组织党员开展先进性大讨论。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搞清弄懂党员先进性的内涵、标准、要求等,最后形成本单位、本行业、本职岗位的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以规范和指导党员个人的言行。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县上先进性教育理论测试。
四是准备转段。在围绕实施方案和有关要求,开展“回头看”活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全面小结第一阶段工作,撰写上报转段申请、工作小结。
衡量这一阶段能否转段,主要是“五看”:一看动员大会是否按要求举行,主要领导是否作了动员、上了党课;二看集中学习培训党员是否达到全覆盖;三看集中学习时间是否达到规定的40小时,是否有学习笔记,是否按规定撰写了心得体会文章;四看是否开展了“党员先进性大讨论”活动并取得成效;五看党组织和党员是否制定了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分析评议。这个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阶段,要明确“一个重点”,抓好“七个环节”,抓住“一个关键”。一个重点就是要以查找和剖析存在问题为重点,抓好七个环节,要做到环环相扣:一是广泛征求意见;二是开展谈心活动;三是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四是开好班子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五是召开支委会;六是向党员反馈意见;七是通报评议情况。一个关键是写好党性分析材料(三部分①存在的问题②思想根源③努力方向),具体工作围绕七个环节来开展:
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首先召开分析评议阶段工作会议,会议包括转段会议,培训会议、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