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要求,是否可以转段,标准是“六看”:一是看是否广泛、全面征求了意见,是否开展了“查找问题”大行动,是否如实反馈了所收集到的意见;二是看个人对照检查是否到位,问题是否找准;三是看每个党员是否都有党性分析材料,党性分析材料是否深刻、客观,问题是否说够,原因是否说透,努力方向是否明确;四是看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质量是否高,批评
与自我批评是否真正开展,每个党员思想是否受到触动;五是看民主评议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对每个党员的评议是否客观公正。六是看反馈意见是否原汁原味、客观公正。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这一阶段,要明确 “一个重点”,实现“两个目标”,具体抓好七个环节。一个重点,就是要以广泛开展党性实践活动为重点。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进行整改解决突出问题;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具体要抓好七个环节:
一、转段安排。党委(总支)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动员部署会议,随后各支部召开第三阶段动员部署会议。
二、制定整改方案。各党支部通过召开支部大会,组织学习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等内容,进一步明确先进性具体要求。使全体党员针对征求意见、自我剖析、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评议中反映的问题以及谈心活动反映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各部门、单位党支部和领导班子也要结合本支部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本单位工作实际,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分别制定出整改方案,方案必须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内容、整改时限和整改效果。
三、修改完善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党员个人的整改措施要征求所在党支部的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各领导班子、党支部的整改方案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全体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修订和完善。党支部召开第二次支部大会,党员个人向支部汇报自己的整改措施,支部认真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本人认同并予以接纳后予以通过。支部整改方案提交大会认真讨论修改后通过。个人整改措施和支部的整改方案要重点明确,要切实可行,整改行动要立即实施;领导班子的整改方案集体研究决定,并听取督导组的意见。党组织的整改方案、党员整改措施由党组织负责人、督导组成员层层把关,三审定稿,并做好资料收集归档工作。支部和领导班子整改方案、主要负责同志整改措施报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落实整改措施。各单位将落实整改的任务通过整改责任一览表的形式分解,明确责任人,并签订整改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具体步骤,解决办法和时限要求。对有条件的要立即整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说明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在整改过程中,每个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支部注重吸收群众代表全程参与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要积极创造条件,至少解决2—xxxx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每个党支部要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每个党员要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让群众看到实效。
五、公布整改情况。各单位通过召开情况通报会、利用简报、电视台等方式向群众公布整改情况,“典型”单位要在简报上刊登其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整改情况公布后,每个党支部召开会议,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让群众评价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满意度达不到8xxxx以上的要进行补课。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集中组织开展第二批单位群众满意度测评,整改情况达不到满意度要求的,要重新进行整改。
六、建立完善制度。各党组(党委)、支部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党员学习教育机制、激励表彰机制、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外群众监督机制、党员吐故纳新机制等方面工作,提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并召开群众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群众对领导班子、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整改活动、保持先进性的意见建议,召开支部大会,围绕本支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取得的实际效果,集中讨论从制度和工作机制上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意见和建议;参照本支部党建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支部实际,建立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激励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的工作制度,提出并制定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效的实施方案。
七、召开总结大会。各单位召开整改提高阶段工作总结会,通报本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要情况。
县委和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将从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中推荐评选一批先进典型,并在全县进行表彰奖励。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和督导组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形成检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