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而不是强求一律,搞起步走、一刀切。其次,推动跨越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跨越发展,是在我市实现“双超”、人均达到美元之际,市委适时根据科学的发展理论对所处的发展阶段作出的准确判断和战略抉择。在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凭借诸多发展机遇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聚集,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超常规地快速、全面和协调发展,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区域发展规律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走的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路,较为全面协调的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和经验。近年来,经济不仅总量跨上了新台阶,而且运行质量也达到了历史最好状态。实践证明,我市所推进的跨越发展,是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跨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做到能快则快、能先则先,因为只有在加快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实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对立起来,把科学发展观视作是渐进发展、匀速发展,把跨越发展等同于过热和冒进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科学发展观非但不排斥跨越发展,而且为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的实际出发,就是要求我们做到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两个率先”统领下,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再次,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跨越发展取向。我们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两个率先”、实现跨越发展的新机遇。最近市委召开的九届五次全会,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的跨越发展实践,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这次全会的精神,结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在工作的目标内涵上进一步细化,在战略部署上进一步深化,努力增创发展新的特色和优势,全力推动我市以更快速度、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全面协调发展水平,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要在积极应对宏观调控考验中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一是进一步认清形势,正确看待宏观调控。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投资过热和部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我们要坚决服从中央宏观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在落实、政令在畅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逐渐加大,用地控紧、银根收紧、能源趋紧、审批从紧的趋势日益明显,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困难日趋突出。面对宏观调控的新情况,要防止产生歇一歇、看一看等松劲泄气的想法,在困难面前,我们决不能怨天尤人,等待观望。不管宏观环境怎样变化,跨越发展的目标定位不能变,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的决心不能变,赶超对手、争先进位的工作要求不能变。总之,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辩证看待和正确判断形势特别是经济形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二是进一步把握机遇,积极适应宏观调控。条件宽松时有机遇,条件趋紧时同样有机遇;条件宽松时大家都发展,条件趋紧时善抓机遇的地方才能又快又好地发展。我们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又面临着重大机遇,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仍是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要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步伐仍在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重大机遇,注意把握国家这次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既有控制更有扶持、在紧环境中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特点,充分利用我市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用电情况要好于苏南等地、民间资金较为充裕等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努力把这次宏观调控作为我们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的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变不利为有利,化困难为机遇,以积极的态度化解适度从紧所带来的突出矛盾,千方百计把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三是进一步创新思路,善于应对宏观调控。要努力提高经济工作领导水平,找准服从宏观调控与发挥自身优势的结合点,找准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加快发展的着力点,不断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好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不仅要讲不能做什么,而且更要很好地研究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坚持用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的难题,积极做好现有条件下能够做的事,创造条件做好应该做的事,挖掘潜力做好提高效益的事。要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氛围,努力保持近年来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大好局面,切实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在新的形势下以更高的智慧、更大的勇气、更实的作风攻坚克难,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