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遵守纪律,按照制度办事,形成上下改革开放一盘棋、同唱跨越发展主题曲、齐做富民强市大文章的良好局面。
(二)从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入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跨越发展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践“三个代表”、实现跨越发展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面对国际国内发生的新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尤其是面对跨越发展的新任务,基层党组织建设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理念、组织设置、制度体系、活动内容和方式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要自觉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置于跨越发展的大局之中,抓住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关键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深入调研、积极思考,从基层和群众中吸取智慧,在实践中创造经验,在探索中寻求答案,不断推进改革创新。要着眼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对一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做法,要巩固和扩大成果,继续坚持下去;不够完善的,要及时加以改进,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适应跨越发展的要求。
二要以分类指导的方法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针对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提出工作要求,既要有总体的目标和思路,又要有具体的措施和办法;既要认真做好经常性工作,又要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要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着重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认真开展工作,努力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逐步取消农业税以后,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稳定、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等势必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各地要认真研究对策,积极破解制约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的瓶颈问题。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尤其要重视村干部队伍建设,他们长期生活、战斗在农村一线,承担的压力很大,工作十分辛苦,要积极探索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形成有效的制度和机制。要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党在农村群众中的凝聚力。要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形成整体工作活力。二是要继续抓好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党建工作。根据企业改制、改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情况,切实加强国有控股、参股和集体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完善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领导体制的新途径。着力抓好停产关闭破产和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的党建工作,大力推进市属改制企业党组织属地化管理,不断加强和改进改制企业党建工作。三是要着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非公经济党的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个新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市提出招商引资“撑竿跳”和争创全省民营经济第一大市的目标,非公有制经济强劲发展,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超过。要按照量上扩张、面上覆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的要求,着力建立健全非公经济党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努力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按照“组织设置完善、班子精干高效、党员作用突出、政治优势明显、促进发展有力”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争创非公有制企业先进党组织活动。四是要高度重视社区党建工作。城市社区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正日益凸现。原来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功能逐步分离出来,很多事情要靠街道、居委会来做;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机构在街道落户;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大量进入社区,社区成了各类矛盾的汇聚地。要继续结合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努力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其他基层组织共同参与,以服务社区群众为重点、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功能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要加大在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
三要以健全制度和机制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并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健全抓点、管线、包片的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自我考核与上级考核、党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并把考核结果与评优争先、干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