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包”责任制,防止垃圾乱倒,统一牌匾规格,全部采用灯光式牌匾,彻底整顿城镇的“四乱”现象。
3、开发开放并举,向城市发展。在城镇规划上我们必须从长远观点去规划,为子孙后代负责去设计,在新兴建筑上要立意高远,绝不允许私建乱建,对违章建筑未经审批的无条件拆除。同时要对城镇立体式开发,全方位开放,树立超前的城镇建设意识,把我们西集的小城镇建设好、管理好,逐步向城镇化迈进。
第四、走素质教育之路,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的发展,把发展教育做为治愚之本、脱贫之策、致富之计,真正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中,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我们广大教师也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孜孜以求,任劳任怨,真正做到了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尽管生活十分清苦,但也站在三尺讲台,胸怀世界,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西集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尤其是镇内的一所中学和两所小学在全县的同行业当中都是全县的前列。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业难、守业更难。为使我镇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必须抓好三项工作:
1、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们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同时,我们更要突出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要教育全体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德的好与坏关系到教师的思与行,尽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师德不端的老师绝对是人民的败类。只有好的师德,才能促使教师努力负责的工作,才能对教育倾注全部心血,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二要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各学校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认真探索和制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充分发挥每名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每名教师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做一名当之无愧的人民教师。三要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群众的眼睛是亮的,工作的好与坏不是自己说的,社会自有公论,教育几乎涉及到每个家庭,全社会都有监督教育的权力和义务。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全体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用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驱使每名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2、认认真真加强学校的管理。加强学校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要做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成绩:一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教师队伍成份十分复杂,有优秀的,有称职的,但也有不胜任的,甚至不称职的。各学校既要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进行管理,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又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公开教学,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既要对教师八小时之内进行管理,又要对教师八小时之外生活方面进行管理,谨防教师做出有损于教师形象的言论和事情;既要对教师工作上进行管理,又要对教师为人上进行管理,做到在学校是一名好老师,在社会是一个好人。二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在校,老师是第一监护人。尽管如今的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成性,加之个别家长对学校的严格不理解,导致教师在管理学生上很为难,但教师也绝不允许学生放任自流,甚至撒手不管。教师对学生在校的管理主要是学习的管理和安全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做到好好学习,安安全全。同时党委、政府号召学生的所有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为孩子负责,共同管理好所有的学生,使其学有所长、学有长进、学有所用。三要加强财务管理。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经镇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决定,各中小学的财经管理一律纳入财政预算外管理,在财政设立专户,支出实行报批制。其目的就是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同时各学校对所有的固定资产必须进行如实登记,如实上报中心校,谨防固定资产流失。各学校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绝不允许学校出现抬款借款。
3、切切实实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尤其是我们×××县教师队伍严重超编,县级财政不堪重负。省、市都有要求,教师队伍改革只是个时间问题,广大教师尤其关心的问题,这无可厚非。因为他关系到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但没有必要产生大的思想波动,改革无非两个方面,要么留下来,要么暂时下岗。如果留下来,证明我们的能力、水平、工作、为人能够适应新形势;如果下岗,证明我们在某个环节上是稍差不如人,应该认真反思自己身上的不足,吸取教训,加强努力,准备等待时机重新返岗。在岗将会有更严格的约束,规范工作和行为,将会付出更大的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