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根本目的。按照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要求,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重点解决好部分农村党员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党员意识和宗旨观念淡化,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双带”能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纪律松驰,自我要求标准不高,履行党员权利义务不够等问题;解决好少数党员村干部坚持原则、公正办事不够,联系群众、依法民主办事不力,工作作风不实、责任意识不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不明、办法措施不多、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足等问题;解决好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组织设置不科学,组织体系(党小组)不健全,服务经济、服务产业、服务群众的功能不强,班子软弱涣散、领导和工作运行机制不优,集体经济薄弱、队伍建设后继乏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具体达到以下要求:
一是增强党员意识,党员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努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党员,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群众、遵纪守法、树立文明新风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推进“五好”创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功能进一步完善,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有效,村级党组织设置更加科学有效,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在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建设农村服务体系、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有新的提高。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员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村公益事业、服务村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开、公平、公正办事和民主、务实的作风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在村民群众中的形象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是激发干事创业精神,农村各项工作明显进步。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进一步落实,农村发展目标更加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更加科学,农村生产条件和整体面貌进一步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得到促进。
四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实做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
由于参加第三批学习教育对象主要是农村党员因而,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地要结合实际,针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特点,坚持标准,严格要求,把握政策,求实创新,不断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更加注重求真务实,突出抓好分类指导;更加注重解决突出问题,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更加注重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帮助基层组织解决实际困难;更加注重统筹安排,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切实把第三批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紧抓实抓好。对此,我强调六点:
一要突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和不同党员的特点,乡镇党委有针对性提出要求,找准着力点,使先进性教育活动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党员实际,增强活动实效。在组织形式上,党员人数较多的村,可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在教育方式上,可以乡镇为单位,组织电影、文艺节目等到农村巡回展演,开展一些党员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在工作着力点上,要引导×××村党组织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发展;引导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党组织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引导贫困村党组织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致富能力,带领群众调结构、闯市场、奔富路。要注意组织和引导村组党员干部重点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群众观念、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组织和引导无职党员重点学习农业实用技术,掌握致富技能,提高致富本领;组织和引导外出务工党员重点学习法律法规,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组织和引导年轻党员重点学习党的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员意识,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帮带能力。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实事求是的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热情,发挥他们的余热。
二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其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抓好村级组织阵地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