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可行性。要继续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采取财政直接扶持等途径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拓展经营领域,提高农产品转化率和商品率。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农副产品原产地保护认证工作,着力完善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协会的运行机制,强化引导扶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深入落实劳务经济发展“三个一”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开辟劳务基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输转。加强农村劳动力输转前的技能培训、输转中的管理服务和输转后的权益维护,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劳务经济效益,力争超额完成输转农村劳动力3xxxx人次、创收12亿元的目标任务。要按照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高标准抓好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同时,紧紧抓住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的机遇,积极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加大对农村公益设施的支持力度,捆绑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加强农村学校、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事业建设,配套完善相关设施。积极引导农村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摒弃陈规陋习,弘扬社会新风,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要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认真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等工作,积极探索乡镇机构改革后农村工作新的运行机制,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第三,围绕壮大特色产业抓好落实。煤电产业要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条,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加快煤电化运一体化进程。经委、财政、金融等部门要支持华煤集团等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能耗,提高整体效益。发改委、经委等部门要精心指导,重点抓好华亭电厂一期、6xxxx吨煤制甲醇、60xxxx吨选煤厂和新安煤矿项目建设,争取750kv超高压输变电、大柳煤田、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全力做好灵台邵寨煤田开发、1xxxx吨醋酸乙烯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全面启动和实施“质量兴市”活动,坚持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积极发展以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实施好39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草畜产业要着眼于扩大养殖规模,改进生产方式,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农牧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积极推行规模养殖,大力培育肉食加工、皮革制品等草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快建设草畜产业经济带。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平凉红牛”商标早日注册成功。果菜产业要着眼于标准化生产,打响“平凉金果”品牌,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大力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提高苹果生产的优果率,加快建设全国优质苹果出口创汇基地,年内新植果树经济林1xxxx亩,种植优质蔬菜4xxxx亩以上。旅游产业要着眼于打造精品名牌,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统缆,以旅游设施建设、市场促销为切入点,抓好以崆峒山景区为龙头,以“八大旅游区”为重点的景点景区建设,不断优化服务,完善功能,提高综合接待能力,提升平凉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年内顺利实现“创优”目标,实现旅游总收入3.68亿元。
第四,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抓好落实。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解决关系民生方面的热点问题,着力解决关系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加大企业改制力度,突破国有职工身份置换、债务化解等工作难点,加快推进破产重组步伐,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攻坚目标。要切实做好社会就业工作,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挖掘公益事业、服务业和社区就业潜力,缓解就业压力。要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积极稳妥地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并轨。探索建立农村保障制度的方式和途径,做好农村特困户、五保户和受灾群众的救助工作,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强化城镇低保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使低保资金真正成为低收入者的“解困钱”。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各县(区)、各部门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煤矿、危险化学品、交通、建筑、消防等重点领域监督和整治力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特别是要大力整顿关闭非法煤矿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时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第五,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抓好落实。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推广应用各类适用技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