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健全。各县(区)、各应急指挥部牵头部门要按照建立动态预案修订机制的要求,对现有预案进一步修订完善,并根据工作需要,编制补充新的应急预案,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预案框架体系。各级各类预案都要由政府或部门主要领导同志主持召开会议审定。没有上报总体应急预案的县(区)要在今年3月底前报市政府备案和审定。市县属重点企事业单位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编制应对本单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各县(区)、各部门要在加强本地区、本部门应急管理的同时,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确保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第三,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预案演练工作。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要按照“平战结合、军地结合、专业对口、指挥灵便、反应迅速、社会参与”的原则,尽快构建以各部门组建的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驻平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为突击力量,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牵头部门和单位要分别负责组织、协调各参加部门和单位,建立专项应急预案的专业应急队伍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各县(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建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各县(区)、各应急指挥部每年年初要向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人数、装备、训练、执行任务等情况。在组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同时,各级各部门都要制定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加强演练工作。在演练中,指挥机构、救援队伍、社会公众要全方位参与,检验并完善联动机制,真正达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
第四,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市政府已研究制定了预案启动机制、预防机制、预案演练机制和信息报告制度、应急物资装备和资金保障制度、应急预案后评估制度,以及应急工作责任制度。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尽快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建立和完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当前重点要依托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确保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各县(区)要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并列入预算,确保应急和救援工作的需要。市安监局牵头对全市重大危险源进行排查,建立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评价、分级监察管理体系。市发改委牵头对应急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建立物资储备数据库和动用方案,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第五,要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是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机构。市上已经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由各市长任主任、副主任,各专项应急指挥部都由主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各县(区)、各部门都要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对本县(区)、本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制度。各牵头部门、配合部门也要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各县(区)要在政府值班室的基础上,充实或组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各专项指挥部由牵头部门负责抽组人员组建办事机构,尽快开展工作。各县(区)、各应急指挥部要在3月底前将办事机构的责任领导、组成人员、办公地点和值班电话报市政府办公室。要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各县(区)、各牵头部门对应急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要定期进行督导和检查,每年向市政府书面报告工作情况。市上每年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检查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对县(区)、部门的考核范围。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建设和管理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应急委员会给予表彰奖励。对履行职责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同志们,今年政府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各县(区)、各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