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的效果。特别是各级机关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在政治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管理中担负重要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项工作的落实。每个部门、每个干部都要坚定地做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做狠抓落实的促进者,使自己成为克难攻坚的“尖兵”、善打硬仗的“先锋”。深化“效能革命”、开展评议活动,就是要把各机关部门的氛围搞浓、作风搞实、风气搞正,把每个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想事、干事上来,合心合力合拍,能干苦干同心干,共同把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四,这是转变机关作风的重要举措。机关和机关干部的作风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历来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机关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一个干部的毁誉,优在作风,劣也在作风。这几年,我们通过开展“效能革命”解决了一些问题,机关作风有了转变,但这个问题远远还没有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政令不顺畅。一些部门干工作、办事情,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自己不利的,就消极对待,甚至千方百计设置障碍,会上同意办,会后顶着办;领导说要办,科员拖着办,结果是协调次数越来越多,协调层次越来越高,协调难度越来越大,办事效率越来越低。二是落实不力。主要表现是,工作部署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没有抓落实;讲过了,就算做过了,做过了,就算做好了,结果是思路差不多,力度差得多,成效差很多。在落实工作过程中,存在几种现象:一种是“踢足球”现象,就是碰到难干的工作,遇到要负责任的事情,就踢来踢去;一种是“打太极拳”现象,就是对市里定下来的事情,总是推来推去、磨来磨去、翻来覆去,我讲给你听,你讲给我听;一种是“武大郎开店”现象,自己不好好干,又怕别人干得比自己好,缺乏一种超越自我、赶超一流的精神;再一种是“消声器”现象,就是层层递减,到了基层就没有声音、没有动静了。三是位置不正。颠倒了主人与公仆的位置,没有认识到自己手中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就是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而是把自己摆在“施恩者”的位置上,没有诚惶诚恐地为群众办事。过去,群众反映是“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现在,群众的意见是“门好进、话好听、脸好看,但事不好办”,明明马上可以办的事,却要等一等、放一放,商量商量。四是把依法与为民对立起来。一些部门审批项目也好,为民办事也好,总喜欢机械地拿“规定”来推、来挡、来阻,没有全面领会上级精神,没有千方百计地为基层、为群众想办法,没有处理好依法办事和服务群众的关系。五是只要权利不要责任。一些部门有权利都要,有责任就上推下卸。一些部门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是做得好的,总是“拿着手电筒照别人”,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而没有好好地自我反思。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改革发展,损害了温州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切实予以解决。改进机关作风,首先要“把好脉”、“会好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的评议最有份量也最公正。开展评议活动,就是采取走群众路线的方法,由群众来“把脉”,由群众来评判。只有这样,才能在治理机关作风顽症、改进机关部门服务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务实求实,以实际行动创建满意单位
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开始,机关效能建设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温州实际,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直单位开展社会各界评议满意和不满意单位活动,并把它作为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的主要载体,作为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主要措施,长期坚持下去。
深化效能建设、开展评议活动,总的目标是创建效能机关,建设满意单位。具体地讲,要在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现象切实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有效纠正,机关干部履行职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二是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更加快捷,工作质量更加提高,服务措施更加完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