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小组,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争取一次成功。对个别不稳定村、疫情严重的村,要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条件不成熟的,经批准可暂缓进行。
3、继续打好治后攻坚战。最近,县委印发了《关于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后进村,抓整顿转化工作的安排意见》,对排查出的11个后进村由县级领导进行分包。县级领导特别是党政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分包后进支部转化责任制,亲自进村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所分包的后进支部转化升级。各乡镇要不等不靠,在县级领导的指导下抓好转化升级。至少要达到三个目标:选好配强班子,农民实现增收,农村实现稳定。
4、切实加强企业、社区、机关、学校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消除党的基层工作"空白点"。同时,积极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特别要注意做好农村党员和新社会阶层党员的发展工作,进一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
(四)着眼于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取得新成果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教育,健全制度,狠抓源头治理,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教育监督。防腐败比反腐败更重要。只有把防范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少犯错误、少受惩处。一是教育。关键是经常化。纪检、组织、宣传部门要齐抓共管,各级党组织要协调联动。干部培训要有廉政教育的内容,党校进修要有廉政教育课程,理论研讨要有廉政教育的专题,干部自学要有廉政教育的篇目。要丰富教育形式,多搞一些象《行风颂》、《廉风颂》这种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二是监督。关键是全方位。要进一步拓宽监督领域,把对干部的监督由8小时以内拓展到8小时以外,由工作圈拓展到生活圈、社交圈,尤其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人员,要强化监督,超前防范。
2、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要积极培树正面典型。重点培树优化环境、树行业新风的典型;廉洁自律、克已奉公的典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典型。年内要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通过巡回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同时,集中查处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典型案件,发挥警示震慑作用。通过抓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解决存在的"惰性病"、"浮躁病"、"口腔病"、"官心病"问题。
3、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开展对领导干部公款吃喝、婚丧大操大办等现象的专项治理;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大力推行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四公开,实行阳光政策,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重点治理教育乱收费和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以及基层站所乱收费、基层执法人员搞特权、"窗口"单位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4、充分发挥两个"中心"对优化环境的促进作用。按市委要求,抓紧组建优化环境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监察中心。要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采取自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优化环境监察,受理群众举报,严肃查处危害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要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开案件处理结果。
5、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而且制度上要有保证措施。用制度来规范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行为。根据我县情况,应重点健全"一条龙"办公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健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实行公开拍卖;健全建筑市场招投标制度,杜绝假招投标;建立规范财政和各单位财务开支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完善国有资产处置办法,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坚决落实"收支两条线"等等。以上各项制度,纪检委、监察局牵头,有关部门负责,没有的抓紧制定,已有的要健全、完善,抓好落实。
(五)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举措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公民素质有新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明显成效;科教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望都形象显著改善。年终这项工作要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围绕这一目标,要突出"三抓"(抓教育,抓典型,抓形象),并在"三抓"过程中,重点培养和提炼新时代的"辣都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振兴辣都"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抓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基础作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有侧重的教育。在农村,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稳定,重点进行民主和法制、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农业科技知识的教育,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教育方式要深入浅出,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在企业,要重点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爱岗敬业教育、择业观念教育、市场观念教育、文明形象教育。在机关,要围绕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群众观点的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在学校,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