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四中全会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认真总结和汲取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经验,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继往开来至关重要。
《决定》总结和阐述了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这就是: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六条经验,从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的角度,阐明了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一要有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二要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三要有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四要有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五要有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六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六条主要经验强调,我们党在执政实践中,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既要坚持又要完善;在推进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时既要加快又要全面;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时既要为民造福又要清正廉洁;在治国理政中既要为人民执政又要靠人民执政;在党的自身建设上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全面推进。《决定》总结的这六条主要经验,突出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坚持和发展了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决定》强调,这六条主要经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三、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学习领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最重要的是全面把握“五个以”。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这“五个以”,是55年来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的理论概括,体现了继承性和时代性的要求。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会失去正确方向,搞得不好甚至连执政地位都会丢掉。没有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就失去了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也无法实现我们的执政目的。没有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就失去了执政的骨干力量,就无法完成我们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没有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执政效率就无法提高。没有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目标就无法落实到基层。因此,这“五个以”每一条都很重要,哪一条都不可偏废。
学习领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深刻认识这一目标是从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角度来进行概括的。其中,党要“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是从我们党为谁执政的角度所作的概括;党要“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从我们党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的角度所作的概括;党要“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从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坚定性、纯洁性的角度所作的概括。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决定》中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提法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尊重和运用科学规律,发扬民主,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些提法和概念,我们党过去都提过,但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执政联系起来,并且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这还是第一次。科学执政,就是党要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