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首先要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执政能力。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少一些应酬和空谈,多一些学习和思考,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其次要坚持**集中制,努力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一定要充分发扬**,发挥每一位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统一,保证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力有效的贯彻落实。三是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提高促进工作落实的能力。要把抓好落实作为改进作风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在抓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第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制度,形成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建立作风建设责任机制。要进一步靠实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责任,明确“一把手”负总责,进一步加大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促使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干部更好地担负起作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作风,既要在自身作风建设方面当好榜样、做出表率,又要负起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的责任,形成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分工负责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二是要完善作风建设教育机制。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始终把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坚持良好作风的养成教育,建立、完善和落实政治业务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等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强化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自觉性,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三是要创新作风建设评价机制。作风建设的成效以及党员干部的作风好坏,广大群众是最权威的评判者。要探索建立科学的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在坚持传统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将考察范围延伸扩大到基层和服务对象,把对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进行评议的权利交给广大群众,把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干部调整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从根本上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深入开展。四是要健全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要进一步拓宽党员干部作风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不断畅通群众监督途径,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做到党员干部工作活动到哪里,作风状况的监督就跟踪到哪里。
第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作风全力促进当前工作。面对头绪繁多和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要带好队伍,干好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五届四次全委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年下半年全市加快灾后恢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发扬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成果,大力弘扬唯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制止夸夸其谈、弄虚作假、推天混日、贻误工作的不良现象和风气,把求真务实贯穿于各项工作。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要对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梳理排队,逐项查漏补缺,特别是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要细化靠实责任,明确时限要求,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大力精简会议文件,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竭尽全力做好当前工作,为全面完成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志们,加强干部教育,改进机关作风,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在巩固这次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成绩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狠抓措施落实,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建设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全面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