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实实在在,没有水分。要牢记列宁的教导:“吹牛和撒谎,是道 义上的死亡,它必然要导致政治上的灭亡”。有无政绩,政绩如何,必须用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标准来衡量。因此,我们考察识别干部的政绩,不是看一时一事,而是系统的、全面的看。要看实施“二次创业”的实际成效,看结合实际,谋求发展的实际成效,看清正廉洁的情况。要通过实行正确的政绩评价机制,使静得下来学习思考,沉得下去解决问题,豁得出去干番事业的干部得到褒奖,让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浮夸浮躁的干部受到惩戒,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三、强化监督,增强廉洁从政的约束力 防治腐败,监督是关键,有效的监督可以对广大党员干部起到警示、引导、激励作用,从而规范权力运行,约束干部从政行为。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自律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监督好比医生为病人体检,防病治病,两者配合达到人体健康。因此说,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对领导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必须自觉接受监督。 近年来,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禁而不止、查而不绝,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工作的规律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监督乏力,无疑是一条重要原因。正如胡长清在交代自己犯罪原因时所说,组织对他的监督管理,就像“牛栏里关猫,进出自由”。这话值得我们深思。这说明,在某些方面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还很不到位,制度形同虚设。 如何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监督,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要适度分解领导干部的权力,通过合理调整权力结构,实现有效的权力制约,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具体到每一个领导干部,尤其是掌管人、财、物的“热点”职位,对其权力还应明确界定。比如,“一支笔”审批财务,审批预算内还是预算外,审批的额度多大,审批要负什么责任都要明确。上级部门和领导不仅要管人,还要管思想、管作风,对下级的用权行为要充分行使管理权、检查权和监督权。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班子成员之间,既要各自负责,也要相互制约,形成纵横交错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强化班子内部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当前,有些领导班子缺少正常的相互帮助和监督,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回避和掩盖矛盾。这种庸俗作风必须改变。无论是“班长”还是班子成员,都要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坚决克服班子成员之间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进行监督。一把手不仅要带头接受监督,而且要主动对班子成员进行监督。班子成员既要自觉维护一把手,尊重一把手,支持一把手,又要大胆监督一把手。特别是围绕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这“三重一大”,监督主要领导干部是否正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三)完善制度,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要完善三个方面的制度。一是以科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一把手为重点,建立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制度。重点突出对一把手执行政治纪律、行使事权、财权和用人权方面、决策程序、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 二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制度。领导干部的个人重大事项,须在事后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按规定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告的,应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必须事前请示批准或本人认为需要事前请示的,应按规定办理;不按规定报告或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回复或给予诫警等处理。三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或离任前,要对其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未经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干部,不能解除其经济责任。对审计中发现违犯财经法纪的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纪做出处理。 (四)加强对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胡长清、成克杰等腐败案件的案情显示:这些人养情妇、傍“大款”、收受巨额贿赂,大多发生在工作时间以外的个人生活、社交活动中。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有14%与其在社交圈、生活圈中没有把握好有关;因此,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社交圈、生活圈的监督和管理,在新形势下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要加强家庭监督,这是监督的第一道防线。领导干部在社交圈、生活圈中发生的一些细微变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