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仍然偏低,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文化产品和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文艺创作和表演的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文艺创作精品不多;文化市场管理力量不足、难度较大、经营活动有待进一步规范;文物保护任务艰巨,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发展尚需进一步加强;影剧院、电影公司生存困难,文化体制改革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难度较大;文化产业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尚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素质,一些同志习惯于陈旧的工作思路和观念,照搬过去的模式和做法,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要求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9年全市文化工作思路
2009年,全市文化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围绕建设文化强市这一中心,抓好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大力实施艺术精品、文化品牌、市场优化、遗产保护和产业示范五大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努力开创全市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大力繁荣全市艺术创作与生产
实施艺术精品工程,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突出“三贴近”,出成果,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艺术精品工程主要是实现
(二)实施文化品牌工程,努力健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文化品牌工程,就是要抓基础,抓阵地,抓品牌,抓活动,抓服务,推动社会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文化品牌工程主要抓好“四个品牌”。一是文化节庆品牌。精心组织好2009年殷商文化旅游节;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10周年、庆祝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开放文化活动;继续支持引导各县(市、区)举办红枣节、祭祖节、蜡梅节等节庆活动,扩大影响,办成品牌。二是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做好“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演出工作;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好殷商文化旅游节等各类节庆活动的重大文艺演出活动;积极参加省级以上演展赛事,争取取得好成绩。三是文化设施品牌。加快“商颂”雕塑的制作和选址进程,争取早日建成;根据国家、省投资安排,全力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村级服务点建设;推进林州市文、图、博新三馆建设。四是文化服务品牌。组织、指导各类公益性文化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认真执行全省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工作规范,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开展向基层图书馆配送图书工作,开展全市古籍保护和普查工作。
(三)实施市场优化工程,推动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