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遗产保护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实施遗产保护工作,要贯彻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按照文物保护“五纳入”的要求,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遗产保护工程要抓好“三个保护”。一是抓好古遗址和古建筑保护。全力推进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完成殷墟保护规划修编和殷墟申遗成功纪念碑建设;推进大运河安阳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强内黄县三杨庄遗址等大遗址的保护和管理;继续抓好府城隍庙拆迁扩建工程和高阁寺、袁氏小宅、县城隍庙的维修工程;推进全市文物景区、景点建设。二是抓好可移动文物保护。积极推进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布展与文物征集工作,确保年底建成开馆。推进全市博物馆建设,重点做好安阳市博物馆、林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完善,促进民营博物馆发展。开展全市文物普查,做好文物钻探、考古发掘工作。加大文物宣传、文物科研工作力度,确保文物安全。三是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民间艺术精品展演;继续做好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继续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争取各级财政支持,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经费和传承人扶持经费。
(五)实施产业示范工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
实施产业示范工程,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扶持、引导,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产业示范工程要抓好“三个示范”。一是体制示范。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聘用、收入分配、定岗定编等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完成以东方红影剧院为试点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整合艺术表演团体,组建安阳演艺集团。二是行业示范。成立安阳市文化产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协调、综合服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市区为主、辐射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在全市形成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艺术培训业和文物、艺术品业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以市民间艺术博物馆为龙头,加大民间艺术产业扶持力度,推进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三是融资示范。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企业,进一步健全我市文化产业体系,扶持戏剧、歌舞等艺术队伍的发展;依托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开展对外服务和产业开发;加大文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华强文化科技公司合作,开展4D动漫影片拍摄和4D影院建设工作;建设安阳文化产业网,加大文化产业项目展示、宣传和推介力度。
(六)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载体,加强理论学习和作风整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搞好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景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及未成年人“三理”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防汛、安全生产、提案办理、法制建设、人事教育、计划财务、爱国卫生、信访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
三、做好2009年全市文化工作的几点要求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全市文化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理清思路,改革创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