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是优质服务的根本保障
首先,完善激励机制要体现奖惩分明,它是经营服务的动力。其核心是岗位责任制,即要岗位有责任、责任有目标、目标有考核,考核有奖惩。切实体现责任到人、指标到人、考核到人,奖惩分明。要完善约束机制,健
全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规范、标准,使岗位员工自我约束,规范服务。要将优质服务与监督、监察与检查相结合,严厉查处损害企业形象的违纪违规行为,如对于窗口服务时限人为滞延、客户各类投诉等问题,应严格按照相应流程和考核办法及时反馈与查处,以此规范企业的服务行为。其次,增强协调处理能力,是完善售后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当前,应针对社会关注的报装接电流程,收费项目标准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新营销系统建设步伐,不断完善便捷查询与缴费措施;推广用电资讯宣传公告栏;加快推行电费银行代扣业务等。此外,在售后服务环节上,要健全售后跟踪服务体系,以切实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不断改进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度。
4、广泛应用科技手段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载体
目前,电力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已广泛应用,它既是客户服务需求的快速响应体系,又是内部服务资源的整合平台。将该系统定位于“客户服务调度”,实行“客户服务调度制”、“客户代表制”、“客户回访制”及“首问负责制”,并对所有业务按照操作权限和时限要求实行闭环管理,不断进行系统完善和功能拓展,通过推行严格的奖罚制度,进一步树立客户代表的权威性。“95598”系统的良好运行,需要相关信息系统的支持。要实现数据信息资源逐步得以共享,一方面尚需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服务规范和科学化服务管理程序与流程,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与时效性,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资料,以便于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形成高效运行、闭环有序的科学化经营服务体系,以保障各项业务快速、高效、稳健地发展,为优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尚需通过加强服务应用技术培训,学以致用,提高整体服务素质和微机操作技能,加快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为营销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以技术创新带动电力营销服务机制、体制、管理和文化创新,真正实现电力客户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5、大力宣传是树立服务形象的必要形式
广泛借助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向社会发布电力供应和营销服务的最新消息,建立电力供、求双方良好互动的新机制,积极建立电力供应新闻发布制度,及时披露电力运行状况,公开调度信息,确保“公平、公开、公正”的电力调度。计划停电时,应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做好宣传与解释,真正做到“缺电不缺服务,限电不限真情”。把营业窗口作为服务和宣传的前沿阵地,开展灵活多样的诸如业务演示、知识讲座、访谈系列电视专场晚会、客户恳谈会等服务活动,把各项业务以人们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努力为大电力客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优先、优惠”的服务。有针对性的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主动向社会宣传企业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理念,树立“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客户满意;为社会创造效益,让政府放心”的电力营销理念,进一步树立良好的企业服务形象。
三、我局优质服务任重道远
在座的老职工大概都不会忘记,1992年对于我局来说是灾难性的一年,因为那一年被有关部门评为最不受欢迎的单位,让我们职工抬不起头来。知耻而后勇,我局上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领导到普通职工层层开展自醒、换位思考,决心洗刷耻辱。我们主动向政府、向社会各界作出承诺,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把用户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用户的需求当作第一选择,把用户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着力追求“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电力服务。应该说1xxxx年来,我们的服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我局由最不受欢迎单位成为最佳服务单位。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服务还是低档次的,还是比较粗放的。远的不说,我们的服务与电信、移动、工行等一比,差距还是明显的。表现在服务硬件基础落后,服务人员理念不强,主动意识不够,感动服务不多。
1、主网架薄弱,服务硬件不足
我县电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xxxx年的建设、发展,初步形成了“以110千伏为中心,35千伏为主体”的供电网架,实现了户户通电。但是我们的主网架还很薄弱,供电能力还不强。今年一季度同业对标排名中,我局电网状况得分20.87分,列于全省6xxxx单位中第48位,地区电网第8位(倒数第2位)。电网状况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电源点缺少。目前我县有35千伏变电所xxxx,110千伏变电所xxxx,急需有更高电压等级变电所作为电源点和枢纽,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