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表人民与服务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和中华民族振兴事业的核心力量。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同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宗旨,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保持党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分不开。在革命年代是如此,才有了革命的胜利;在执政的建设年代更要如此,才能有政权的巩固和事业的兴旺。
而党的宗旨的贯彻、党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归根到底表现为党在思想上和行动中,都要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坚定维护者、真诚服务者。党的事业,归根到底也就是为了人民,发动人民,依靠人民,实现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quot;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mzd:《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因此,党"代表人民"与"服务人民"是统一的:"代表"的根本是"服务";"领导"也是服务,是在服务基础上的"代表"。
"代表人民"与"服务人民"之间的统一,是党得到人民群众衷心信任和拥护的基本条件;始终体现和保持这种统一,则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要求。jzm在"七一讲话"中,就如何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了深刻的阐述。其中包括:
1、要从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根基方面理解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自觉地以中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者、执行者为己任,它同中国人民大众的关系,并不能用古代帝王的"舟水关系"说来理解,而是一种更加密切一致的关系。mzd曾用"鱼和水"、"种子和土地"、"愚公和上帝"等来作比喻,dxp则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并且用"船长与水手"的关系来比喻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之间共命运的关系。他们都反复地强调了党在根本上来自人民群众,生存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道理。如果离开了这一根本关系,把党看作是在人民群众之外或之上某种神秘的、宗派式的团体,就必然会歪曲党的性质,割断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要从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方面理解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的利益也就是党的利益。党的事业本质上是、也只能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事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党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党领导的革命是人民革命,军队是人民军队,政权是人民民主政权。若偏离了这些,党的性质就会改变,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就会丧失。因此防止党在人民利益之外形成特殊利益,是防止党变质的根本保证。其中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最为重要的,?quot;所有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而腐败现象的严重性,也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3、要从总体上把握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标志,"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quot;就是说,"代表人民"并不是仅仅取得一次性的授权,"服务人民"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愿望和响亮口号,而是要通过党的全部思想、言论和行动来实现的原则,并且这项原则最终要依靠人民来实践和监督,通过人民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效果来加以检验。依照这个总体的标志,达到它的要求,我们党就将拥有无限的力量源泉,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领导者。
4、要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方面理解党的工作任务和领导责任。人民的利益并不是抽象的和一成不变的。这里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党的领导责任就是要善于了解分析具体情况,处理好这些关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以不断实现。正如jzm所说?quot;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
5、要从党的作风和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理解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