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对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认真反思,对国际、国内形势和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判断,推动了全党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继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十条基本经验。这样,就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按照党的十六大已经作出的战略部署,我们将在目前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既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壮丽前景,又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也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保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既要胸怀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完成党在现阶段的工作任务而做出努力。
(三)党的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章》)。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正在于此。dxp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jzm同志也强调说:“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的一切奋斗和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正由于此,党才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执政为民,归根结底是要维护、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党的宗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坚持党的宗旨,就是要自觉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安全生产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安全生产的内涵是:通过人--机--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的状态。安全生产工作,则是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目标,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所进行的系统性管理活动,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四个部分所构成。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主体为:企业责任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中介服务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既包含了企业自身的安全防范工作,如对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所进行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等;也包含了政府安全许可、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应急救援、事故查处等;同时还包含了中介机构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宣教培训、评估评价、工伤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方面的活动。
安全生产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hjt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