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及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推进“党员先锋工程”,广泛开展向执法为公、竭诚为民模范任长霞学习活动,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统揽全局、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检察干警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宪法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主题观念、监督观念、创新观念,牢固树立公开、平等、人权、公正、效率的现代法制理念。广大检察干警的执法观念有了明显转变,在检察工作中,自觉做到“四个坚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监督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关系;二是坚持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与服务大局的一致性,处理好强化法律监督与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关系;三是坚持现代法治理念,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一致性,处理好依法查处职务犯罪与依法保护无罪的人不受追究、依法保护合法财产不受侵犯的关系;四是坚持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一致性,处理好从严查处职务犯罪与积极开展预防犯罪的关系。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确保检察工作在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下健康发展。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我们做好检察工作的根本保证。全市检察机关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工作部署,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哪类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哪类犯罪,什么领域犯罪突出就重点查处什么领域,扎实开展各项集中专项行动,认真查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严格请示报告制度,主动争取党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加强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系,及时处理和回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来信,主动邀请视察工作,接受批评、意见和建议。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先后对全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检察机关教育整顿和学习贯彻实施宪法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议,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全市检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三是突出主题,服务大局,努力为促进我市社会稳定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突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开展检察工作,保障和促进发展,是我们做好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全市检察机关坚定不移地把维护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努力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同时,坚持严打与整治相结合,积极参加对治安混乱区县的集中整治和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积极参与“安全文明小区”、“平安大道”建设和“检校共建”、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维护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重视解决群众“告状难”、“申诉难”等问题,全面推行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优先办理集体访、告急访和上访老户反映的问题,共接待来访群众1296人(次),批阅批办信访1672件,依法妥善处理集体访、告急访210件。2005年2月以来开展的集中处理涉法上访问题专项行动中,共清理排查出属检察机关管辖的涉法上访案件13件已全部办结,结案率达100%,息诉率达100%,无一涉法人员到省、进京上访。发挥检察职能,及时排处和化解不安定因素,为我市的改革、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坚持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始终摆在突出位置,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办案原则,注重办案数量、质量和效果的统一,充分发挥以市院为主体的侦查协作机制的作用,加大提办、督办、协办和交叉办案力度,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查办“三机关一部门”职务犯罪大要案件,特别是大力查办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推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社会化、法制化,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促进了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讼诉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努力营造“公正、廉洁、高效”的法制环境。坚持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法制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为目标,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这一突出问题,落实司法为民要求,尊重和保护人权,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四是坚持不懈抓好领导班子、检察队伍和基层检察院建设,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和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