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接待到了你那个地方,你就要认认真真把事情处理了、解决了,你认为不是你解决的范畴之内,你给他们出一个东西,让他们拿上去找别的部门,刚才我讲了,三级接访制。另外,以后我也不希望听到上访事件,总是往总局推,推脱就说明你就没有那个能力执政,就到别的可以执政的地方去执政,现在的事情全是小事情最后闹成大事情。今天各个管理局、二级单位的主要领导都来了,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如果处理不了,给人家出一个东西,你认为经过研究,确实是只能这样办,再让人家拿到上面来找。
我还想说一点,我们总局是一个大的系统,人也很多,关系也比较复杂,在座的各位都是总局系统的精英,是各个岗位上的领导,你们也动用各自的关系,多做一些正面的工作,当一个做好信访工作的促进派,如果这些关系动用的好,可能把有些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这些关系动用的不好,可能会酿成一些大的矛盾。我想在座的如果我们的信息摸的准一些,苗头抓的准一些,总局的信访工作还好做一些。如果我们都是聋子、瞎子,什么也弄不清楚,那我们以后的工作也很难办。所以各个管理局、二级单位的领导在经常容易发生问题的苗头上,多做一些正面的工作。这就是说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这也是我们总局的优势。我听说在上访的人员里还有某些领导干部的家属,我们能不能找这些领导谈一谈,他也在这个地方当过领导,他也一定不会希望这个地方天天上访,影响工作,所以我们对这件事情切不可粗心大意。
第五是认真梳理、妥善处置。对于信访问题,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甄别正确与否,对的我们要坚持,有缺陷的我们要及时改正。在接访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同时多问些为什么,善于做思想工作。主要还是从自身查找原因,通过一例上访案件,可以总结不少经验教训,不能次次接访,每次都处于被动状态。我想总结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次反映的问题,总局给了三条答复的意见,大家就按这三条意见去办,进行答复。
在接访的过程中,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其它方面的事情,我接待的几个同志,说是我们提前退休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待遇不一样,一个是退休人员的福利比他们高,另一个是每年慰问退休人员,不慰问他们,老干部经常组织,不组织他们,开会时叫了老干部,没有叫他们。这些事情说起来不是大的事情,是我们工作当中的忽视,也不能说是失误,但在这些边缘化的人们心目当中,认为这是一个大事,因为1998年提前退休的时候,可能文件上待遇和退休人员是同样的,像有的年轻人出去做生意等,他们的心理不平衡,所以这些问题我们确实是应该考虑。我跟王处讲了,我们要尽快出台一个关于加强老干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你们回去以后首先能够做到的事情尽量去做,这并不是因为上访人员提出来了而去做,而确实是我们应该做的,是他们提醒了我们。我想我们以后在处理问题特别是在处理人的问题上,一定要慎重,慎之又慎。这些人说当时是组织上把他们欺骗了,总局6000多人,为什么别人没有做,是因为你们没有考虑周全,欺骗是不可能的,这些事情是自己去申请,又不是强迫去做,他们的道理是不对的,从现在看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工资在进一步提升,他们觉得吃亏了,这只能说明这些人当时没有把形势判断好。所以在总局系统之内能完善的就尽量完善,能弥补的尽量弥补,属于我们各级组织应该解决的尽量解决,这个事情大家回去以后还要认真梳理。
第三是关于对提退人员上访问题的落实
一是要专门就信访工作抓紧开一次会议,贯彻这次总局的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完善机制,同时对这次大规模的上访我们要采取一些应对的措施和办法,要开会,同时成立领导小组。二是要摸清底数,这次上访的人除了98年的是否还有以后年份的,究竟有多少人,98年有多少人执行了盟委的8号文件,现在闹的有多少人,弄清楚你们单位领头的是谁,除了我讲的这几个人,其他的你们摸底,找他们谈一谈。三是要分化教育,自己的人要自己管。一是找领头的人谈话,关键要把有关的政策、要求给他们请清楚,如果他们继续不听,造成的后果要自己负责。另外不要让各单位串连一片,底线是不能再形成这种大规模的上访,该接待的我和武局长已经接待了,要也把道理讲清楚了,如果再有上访的,就让各个单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