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干部如果不能发挥作用,就应当退出舞台让位他人。如同一个市场要有退出机制一样,团的干部也应有制约机制。
⒋市场机制。这个提法也许并不妥当。但是我想,既然团的工作所面对的是一个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很多问题也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密切相关,解决团干部的问题当然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的现实。尤其是团组织作为群众团体,更应面向市场经济寻求解决办法。可惜我尚无良策,唯能提出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六、抓好“五点”建设,使团工作向“纵、深”延伸
一、抓基础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青年带头人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团的工作要发挥党组织的助手作用,在企业的经济工作中建功立业,都要通过基层团组织扎扎实实的工作来体现。如果基层团组织薄弱,中间环节疲软,就会造成工作落实不下去,活动开展不起来。所以,不管企业机制如何转变,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配备政治素质高、思想上进、责任感强的团干部是团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在面临普遍存在的企业临时工青年较多的状况,团委应建立临时工青工档案,及时掌握青工流动动态,广交青年朋友,把他们吸引到团的活动中来。无论是岗位培训,还是文体娱乐活动,都要给临时工一个机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分子,增强企业和团组织的凝聚力。
二、抓中心点,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团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有明确的思路,也要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结合企业经济工作中心,选择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工在岗位成才、岗位建功中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激发青工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
青年岗位能手和青年文明号的争创活动是团的工作的主线,是团组织围绕企业实际开展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建立创新创效为基点,以“青年文明号”、“导师带徒”为载体,以定量、定时、定绩为考核指标,开展岗位练兵、岗位拜师、创新创效活动,逐步形成师徒传帮带的工作氛围,抓先进典型、抓岗位特色、抓经济效益,请各工种的老师傅言传身教,搭建集团公司内部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青工学技术、比技术,讲明学技术受用终身的道理,青工学习技术劲头普遍高涨,并把“号、手”活动与企业各项改革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建立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管理机制和竞赛机制,对优秀青工选拨、培养,使其成为一线技术骨干,走向各级领导岗位,起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作用,青工们通过辛勤工作尝到甜头,工作有了劲头,觉得在企业有奔头。这样使“号、手”活动在企业中真正起到了特色作用。
同时,结合企业经济工作中心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团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突击队、生力军的作用有所作为。通过开展促销扩销、创新创效、献工献时活动,全面参与企业经济工作。根据企业旺季献工献时等,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既为团组织解决部分经费,也为企业经济工作出了份力,既得到青年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党政领导的好评。所以,团建工作要抓围绕企业生产这个中心点,深深扎根于企业经济工作中。
三、抓教育点,优化团的工作环境
在紧紧围绕党建工作中,树立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是前提、基础,团委主动是关键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各种有利时机,对团员、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无私奉献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拔苗助长,根据不同性格、不同思想状况的青年而因材施教,逐层、逐级地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基层团组织委员学习、团青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以时事论坛、学习重要政治讲话、专业技术知识等为主要内容;提高团员、青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技知识教育等活动。
同时,坚持在活动中育人。团组织做为优秀青年的群众组织,既有引导青年在岗位建功立业,教育青年岗位成才的责任,也要带领青年积极参与、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如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组织青年义务献血等活动。在典型引路、活动寓教的工作基础上积极把团的“推优”工作纳入到党组织发展体系中,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吸纳优秀青年骨干入团,推荐一线优秀青年入党和充实在业务骨干岗位,使团建与党建有效互动,促进团建上台阶。
四、抓关键点,在青年中开展“危机教育”
始终秉承“人类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