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围绕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
其一、搞好宣传策划。积极联合县组织、宣传、司法、广电、教育等部门,进一步做好县、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利用“五五”普法、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集中搞好宣传活动,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全县人民依法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意识。
其二、加强地政管理。按省市安排在5月31日前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工作;切实加强土地变更调查和用地监管,重点对基本农田数量和建设用地进行核实,及时准确掌握耕地、基本农田和新增建设用地的实际数量;扩大土地登记覆盖面,基本完成城镇住房用地分割登记、农村宅基地等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每个镇国土资源中心所完成一个乡二分之一村的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年检;抓好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
其三、加强矿政管理。完成全县矿业权实地核查;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和以煤为主的资源补偿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工作,挂钩率达100%,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率和监测年报审查合格率均达到100%;建立地质测量机构;启动小型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完成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工作;落实储量管理两个暂行办法。
其四、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为县上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及时提供用地预审意见和服务,确保项目引进一个,落实一个,成功一个。
其五、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完成建设用地审批、规划预审等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建立起部、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网络;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实现与省厅、市局安全联网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完成网上办事,公众参与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开展土地登记、矿业权登记可查询制度,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可靠数据,为方便群众办事提供优质服务。
其六、切实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开展地质灾害多发区详细调查和区划,开展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和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组织开展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等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其七、按中央1号文件要求,积极探索集体土地流转新模式,引导和规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其八、根据《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制定本辖区实施意见并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基础测绘年度计划项目,编制2010年基础测绘年度计划,扎实推进数字景泰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努力提高测绘成果共享和应用水平。
6、围绕转变工作职能,着力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国土资源新形象。
一抓耕地保护到位。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巩固基本农田保护检查成果。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确保全县耕地动态平衡。
二抓土地执法监察到位。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力争在查处大案要案上取得新突破。争取立案查处15起以上的土地违法案件,为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保驾护航,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国土营造良好的资源环境和投资环境。
三抓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到位。争取立案查处5起以上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同时,强化对矿产资源开采秩序的巡查,使乱采滥挖、破坏和浪费矿产资源的违法乱纪行为彻底得到遏制。
四抓国土资源专项治理到位。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任务;积极与发改、财政、城建、监察、安检、房管及公、检、法等部门加强协作,通过对单位和个人改变土地用途的清理整顿,对砖瓦企业、石英石矿、石膏企业、煤炭企业的专项治理整顿,实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重大突破。对国土资源大案要案,发现一件,要坚决依法查处一件,决不姑息迁就,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抓国土资源矛盾纠纷调处到位。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度、谈话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认真接待和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尽量通过协调解决国土资源矛盾纠纷,对通过协调仍不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