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布局集镇框架,增强载体功能,打造集镇建设亮点和特色。采取灵活的投资机制,强力推进集镇建设。强化集镇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增强城镇经营理念,发展集镇,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推进集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制度,走企业化经营路子,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和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集镇建设,提升集镇带动发展的能力。加快示范点整治推进,掀起新农村建设高潮。按照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要求,在完善31个示范村的村庄建设整治规划的基础上,会同各镇再完成40个示范点的村庄规划编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奖金支持,强化资金和措施的落实,以重点示范村为龙头,带动全区新农村建设,掀起新农村整治建设高潮。
(二)强化重点工程推进,提升承载力。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的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积极协调工程建设中的矛盾,多方位筹措建设资金,确保人员、资金、措施三到位,保证重点工程按序时要求有效推进。加快长香路二期工程建设。搭建工作班子,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认真组织,积极协调,破解资金、拆迁等难题,按序时进度有效实施,确保9月底贯通,12月底建成交付。加快拆迁安置工作的推进。积极加强与拆迁责任主体的配合和联动,加强对拆迁工作的监督管理,尽快出台《丹徒新区拆迁管理办法》及相关的激励制度,强化政策的宣传和贯彻,确保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重点工程和项目的有效推进;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维护被拆迁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在环东路、玉兰、驸马等安置房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安置房的建设力度,确保拆迁户拆得开心、迁得舒心。加快规划展示馆建设。加快规划展示馆的项目审批、选址定点、规划设计及资金筹措等工作,力促规划展示馆5月份开工建设。要通过规划展示馆的建设,集中展示丹徒城乡规划成果,实现我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进一步提高建设局的对外影响力。加快检测中心大楼建设。落实专门人员和建设资金,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5月份建成并实施搬迁。加快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加强与市水业总公司的沟通和配合,积极协调各方矛盾,督促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确保6月底竣工交付投入使用。
(三)强化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效率。以建设市场整顿规范为出发点,加强部门和行业规范化建设,以规范促提高,以规范促发展。整顿规范建设市场。加大建设行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创新部门联动的执法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建设领域的专项治理,规范建设市场各方行为,提升建设市场综合管理覆盖率。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有效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交付前的分户验收管理。积极做好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强软环境建设。继续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全局软环境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建设局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全局上下努力营造软环境建设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浓烈氛围。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找准行业管理与软环境建设的切入点,有效增强软环境建设开展的实效性。大力推行“六项服务”,充分利用丹徒建设信息网、政务公开栏、电子触摸屏等载体,公开服务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重点项目会办制,定期组织职能部门采用召开现场办公会的形式,深入重点项目一线,主动服务,现场交办,特事特办,提高办事效率。强化行政服务窗口规范运作,切实做到简化程序,优化服务,提升效率,树立部门良好形象。
(四)强化创新发展,增强综合实力。调优经济发展结构,转变企业粗放型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加大外资、民资的引进,扩大外资在建设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建设经济总量。创新培植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创新华建公司的运转机制,充分利用建设行业优势,积极对外拓展业务,寻求新的发展平台,增强公司运作项目的能力,提高运转效益。积极推进检测中心改革,实施增资扩股,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机制,依托新的检测中心基地,扩大检测项目,增大服务范围,壮大实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创新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一体化发展,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态。加快建筑新墙材的推广和应用,大力开展建筑节能,提高建筑业经济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强建筑业、房地产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大对建筑业、房地产业发展走势的调查和研究,强化行业指导,有效组织行业活动,帮助建筑、房地产企业强强联手,整合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地实施外埠开拓,并通过银企合作等形式,壮大企业实力,培植我区的支柱产业。
(五)强化改革推进,维护稳定大局。加大设计院改革进程,规范程序,规范运作,力争2月底前完成改制;加大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逐步解决五条街、东方公司等遗留问题,力争不发生新的遗留问题。局各改制企业要始终研究发展、促进发展,要真正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