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多为丘陵和高山相隔, 每块面积与华北平原和淮北平原不可相比。江南多山,多沼泽,耕地面积无法迅速扩大。梯田的修建,沼泽的开渠排水,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规划。可想而知,宋朝面临的人口压力要超过前朝。 表一 中国历代人口的地理分布 (%) 年代 北方 南方 12 ad(汉朝) 65.90 22.7 282(西晋) 45.4 30.2 813(唐) 27.5 45.9 1079(北宋) 30.3 48.4 1290(元) 11.2 62.9 1724(清) 43.5 36.8 1790(清) 30.4 48.4 1840(清) 25 53.7 出处: 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第604-606页。本文转引自赵岗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17页。 可惜,中国并没有可靠的耕地统计。先看中国的耕地面积。表二 根据的是赵岗的研究结果(1982);表三根据的是梁方仲 (1980)的研究结果。比较两者的数字,10世纪以前赵岗的数字小于梁方仲的数字;10世纪以后,赵的数字大于梁的数字。有些年代中国的耕地面积起伏很大。例如,由汉朝到隋朝,耕地面积扩大两倍多,接近今日中国的总耕地面积。但到了疆域广大的唐朝,耕地面积反而缩小(表三)。有时仅仅十几年内便见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例如,明朝初年由3.67亿亩扩大到8.51亿亩只用了12年(表三)。显然,增加的耕地大部分是曾经耕种过,后来因为战乱而抛荒的土地。要特别指出的是,土地一经开垦,很难彻底破坏。一旦需要,抛荒的土地可以很快恢复生产。于是我们可以推测,明初的12年里一定有大量的人口从劳动密集型部门流向这些一度抛荒的土地。这正是赫克谢-俄林模型所预言的。 表二 历代耕地面积 年代(公元) 耕地(修正值)百万亩 2 汉朝 506 105 汉朝 535 146 汉朝 506 976 北宋 255 1072北宋晚期 660 1393明早期 522 1581明晚期 793 1662清早期 713 1784清中期 989 1887清晚期 1202 出处:赵岗 陈钟毅 1982 五 历代耕地面积 年代(公元)朝代 耕地(百万亩) 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