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实行国土永用制度,开启全面小康建设乡镇街道  ○

类生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农业是要“养”的。只有“养”好了农业,才能稳定和推动工业的发展。这里先交待如何“养农”,在后面的相关地方再讨论“养农”如何“推工”。“养农”的政策至少包括:1、对农产品价格实行补贴;2、减

免农业税费;3、对在县市乡镇以下各行各业的投资实行“减税贴息”,以提高在农村城市化、农业企业化方面的投资回报率。4、规定农业用地永久使用权的最低出让价格和分期支付的优惠。这些“养农”政策,运用得好,与大力发展中小城镇相配合,可以使农地永用权的市值提高1-2倍。如果农地永用权的平均价格为xxxx元人民币左右,包括一些荒湖、荒山、荒滩在内,全国按9亿亩农村土地计算,农地永用权的总市值约为2xxxx亿人民币。这样,国土永用制,盘活了在家庭承包制下不怎么值钱的农业用地。并不需要出卖、只需要抵押国土永用权,“三农”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贷款,等于给中国农村一下子注入了约相当于我国目前三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资金。   问题与对策之二:以地换保、建县成市,让离土农民安居乐业   实行国土永用制后,一部分农民会自愿出让土地永用权,到城里安居乐业。一部分经营得好的农户会购买一些土地永用权,从事较大的农业企业化经营。还有较少部分的农户或因经营不善、或因天灾人祸,为了还债和生活,不得不出让土地永用权。保持农民大量离土进城过程中的稳定,最根本的,就是如何安置这些被迫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让离土农民安居乐业?   首先,有一个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的问题。(1)“耕者有其田”,是说让从事农业经营的人拥有土地,并不等于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远所有土地。今天的大多数农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应该、也必然会放弃土地,加入现代城市居民的行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远拥有土地,而在于是否能够把今天的大多数农民安全地、平稳地、尽可能快地安置到现有或新建城市里。如果能够吸引足够的资本、培养良好的条件,以利实现农业企业化、农民市民化,为什么一定要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久承包土地呢?(2)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但并非市民的最后保障。离土进城的农民所需要的,不是严格的土地保障制度,而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不是一旦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便回家种地,而是充分的就业机会。如果能够吸引足够多的资本,为进城农民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为什么一定要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远拖一条退而自耕自给的尾巴呢?(3)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处在贫困状态的农民,没有理由相信在国土永用制下比在家庭承包制下更多。特别地,实行国土永用制,以土地换取的大量资金会促进农村经济、从而全国经济的长足发展。经济发展后,收入普遍提高,不仅贫困农民的数量会减少,而且政府会有更多的财政收入救助贫困农民。   怎样为进城农民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呢?简单地说,以地换保。   为离土农民成立全国性的养老保障系统、医疗保险系统和失业保护系统。资金来自三个方面。(1)从农民出让国土使用权所得补偿中抽取。制定离土农民保障法,规定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出让土地永用权,都必须按规定的比例在成交时首先向有关部门缴纳“离土保障金”。“离土保障金”是建立离土农民保障系统初期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2)财政做一些适当补贴,以帮助建立离土农民保障系统。(3)离土农民保障法规定,进城打工的农民,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行业,享受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由雇主按规定缴纳一部分社会保障金,自己从工薪中缴纳另外一部分。   如何为进城农民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呢?简单地说,建县成市。   在今天的生产技术高度下,只要存在足够的资金或信用流,建乡成市的过程本身,即以农村人口为主转向以城市居民为主的过程本身,会自动产生出“农转非”劳动大军的充足就业机会。   (1)离乡进城的农民必然有衣食住行、科教文卫、服务管理等各种需求,这些需求自然会产生相适应的就业机会。如表一所示,根据我国90年代的经济结构,每新增10xxxx城市劳动人口,需要至少5xxxx人提供水、电、煤、气、邮、运输、贸易、餐饮、地产、科教、文卫、政府管理等各类服务。根据美国90年代的经济结构,则需要至少8xxxx。那么,如果新增3亿城市劳动人口,则至少需要2亿就业人员来提供各类服务。   (2)我国工业化的完成,可能需要将至少6亿农村人口、近3亿现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里安居乐业。如果现有的约4xxxx大城市还能吸收1亿人口左右,此外尚需建成约30xxxx平均人口为150-20xxxx的城市。现在,很多县已经改制为“市”,但要真正地建成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扩建或建成这么多的城市,而且还要达成农业的现代化,包括材料、施工等在内的建筑就业人员,恐怕需要的劳动力不在500xxxx以下。   (3)6亿多农民变成了市民,会产生大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