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jzm同志“5·31”重要讲话,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广大农村干部要充分认识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讲话的科学内涵,全面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二、巩固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必须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几十年农村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领导农村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政策。党的农村政策的基本准则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其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利益,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长期保持稳定。巩固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最重要的是广大农村干部要自觉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带领群众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发展,保持农村稳定,使农民长期得到实惠。 一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坚持这个基本经营制度,关键是落实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就是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的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是一些地方随意收回农户承包土地,搞强迫流转,侵犯和侵占农民的土地权益。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党的一贯政策。应当看到,稳定和流转并不矛盾,只有农户得到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才能放心地进行土地流转。还要看到,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各地要继续落实好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在这个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这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目前不少地方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发挥得不够好,农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服务,影响了双层经营体制的巩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办好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市场和农田水利等方面的服务。要在继续发展各种社区合作组织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其他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组织,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现了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 这是对双层经营体制的丰富、发展和创新。把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以为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推进我国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我们要对农村各级干部反复进行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教育,切实落实好土地承包政策。 二是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多予、少取、放活,是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减轻农民负担,就是保护农民利益,就是给农民看得见的实惠。这些年来,中央一直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专门建立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出了“一项制度”、“八个禁止”等严格规定,每年都开展专项治理,进行农民负担大检查,严肃查处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恶性案件,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一些地方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了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中央决定进行农村税费改革,2000年在安徽全省和其他一些省的部分县(市)进行了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非常满意。目前进行的全省试点已扩大到2xxxx省份。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各地一定要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以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稳步推进这项工作,把中央的各项改革政策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