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教育年限仅为初中水平,而且大中专学历比例很小,农民思想比较保守,较难接受新事物。
造成以上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历史原因。众所周知的年代,一家十来口人并不稀奇,人们只想着怎么吃饱,何谈素质教育。众多的农民和文化水平偏低的情况就更为严重。可以说不得一过程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二、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农民的保守思想: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这只是表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难于离开土地,在外谋生十分艰难。为了维持生活,不管种多种少,每户都种地,职就造成了每户都需要劳动力,可每个劳动力又没有多少活好干。这种情况反过来又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不愿放弃土地,那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也不必要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就那点活,人力轻轻松松就干完了。农民的保守思想对农村的人口问题也有重大影响。农民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使得农村人口难以控制。其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居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生老病死都是农民自己的事。
三、户籍制度制约。人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而农民在学习、生活、工作遭到种种限制,这是极不合理的,在现阶段已经严重阻碍农业人口的转化。废除户籍制度,还农民自由平等的身份。如何解决农村人口的转化工作,笔者认为主要有三项工作。
一、积极建设小城镇
如何消化农村人口,历来是有争论的,有人主张发挥城市的辐射和聚集作用,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以吸收农村人口。确实有一个时期,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但应该看到,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人口承载力已近饱和。城市自身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要逐渐减少,同时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农村人口通向大城市的路越来越窄。必须积极建设小城镇,就地转化农业人口。需要注意的是,建设小城镇时不能盲目地强调人口的集中,而应以稳固的产业基础为核心,不断发展壮大这一产业,充分发挥产业的集聚作用,自然形成人口的集中和辅助行业的兴起。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是小城镇建设成败的关键。
二、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
谈到农业产业化,不能不谈到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曾经有一个时期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几乎村村都有几家在上马,红火了好一阵子。这可以谙农业产业化最初的尝试。但今天看来,还有几家能正常运转呢?乡镇企业的停产停业,更是村级财政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失败的教训告诉人们不能盲目发展乡镇企业。必须对本地区的资源进行深入的研wmjy.net.cn究,是否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否可以转化成竞争中的明显优势,并且要对这一特殊市场的规模、潜力、对手、可替代性进行可行性研究。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使
其具有深刻的市场分析能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发展的远大报负。
(2)重视流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建立一支优秀的经营队伍,依靠资源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和市场信誉,在流通领域依靠优秀的营销人员不断地经营和宣传,打开市场的大门,使农村的产销活动顺利进行。
(3)以点代面,量力而行。农业产业化虽然是需要急迫解决的,但更应该谨慎。超之过急,不仅容易损伤农民的积极性,而且各级政府的财力也难以承担。所以不能把面铺得太大。
三、人口素质和文化教育
素质和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其影响是巨大的,对农村的发展意义重大。必须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
(1)严格控制第二胎,堵住人口过快增长的源头。
(2)降低辍学率,建立助学基金,减免农村学生学杂费用。
深化文化教育。
(1)组织农民之间、城乡之间的文化活动,组织农民参观城市,适时举办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培训班,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2)应加大政府对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支持力度,建立相应基金,鼓励和促进农民在农业科技方面的不断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小城镇,转化农业人口时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也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需要付出艰苦和长期的努力。
二、新的农业思想与保护自然生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