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应合理地施有机肥或化肥。
经冬季曝晒的虾池淤泥清除10~20厘米,放虾苗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50~70公斤/亩,或漂白粉8公斤/亩消毒虾塘。清塘可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清塘后至放苗前10天左右,进水50厘米,施有机肥和化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施化肥为尿素3公斤/亩,过磷酸钙0.5公斤/亩。使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池水透明度25~40厘米,ph值8.0左右。施肥量要根据虾塘底质的肥瘦来灵活掌握。
总之,在虾苗入池前,要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因为基础饵料生物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是任何人工饵料所不能替代的,是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和加速虾苗生长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饵料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虾病危害,稳定水质将起重要作用。
(四)虾苗放养
1.虾苗的选择
南美白对虾苗要选择健壮活泼、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道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不打圈游动)、躯体透明度大(肌肉不混浊)、全身无病灶(附肢完整、大触鞭不发红、鳃不变黑)等。最有效的办法是抗离水试验:从育苗池随机取出若干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将它们包埋起来,10分钟后取出放回原池,如虾苗存活,则是优质虾苗,否则是劣质苗。
放养优质的虾苗是提高养虾成活率及高产的重要保证。放养南美白对虾的规格最好是2厘米以上,一般为1~1.2厘米,此时的虾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养成的成活率高,太小养成的成活率较低。但目前南美白对虾苗还未形成规模生产,虾苗远远满足不了养殖的需要,虾苗多数靠进口,规格普遍偏小,一般只有0.6厘米,成活率只有3xxxx左右,达不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如果放养2厘米左右的虾苗,养成成活率在8xxxx左右。
3.适时放虾苗
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在此水温范围内放虾苗养殖,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南美白对虾生活在偏低水温的环境中则摄食量小,体质弱,生长慢,从而养成成活率低。因此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南方的放养时间是4~5月份较合适。
4.合理的放养密度
一般半精养条件下,由于人工控制条件差,设施简单,因此放养虾苗密度一般每亩放6000~10000尾,精养池塘放苗密度为xxxx~xxxx尾/亩。按照目前罗氏沼虾高密度精养,采取轮捕的方法,放养密度高达xxxx~xxxx尾/亩,亩产量已达到500公斤以上,亩纯利润高达446xxxx。当然,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利润相对罗氏沼虾高得多。
五、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南美白对虾养成成活率、产量和经济效益。所以,在南美白对虾的整个养殖过程,对池塘水质、饲料、日常工作要进行科学的管理。
(一)水质调控
1.池塘水色的调控
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调控这一理想水色。目前最常规的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如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质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掌握,每星期追肥一次。到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及虾的排泄物增多,一般水色变深,此时应采取适量换水或施用一定的沸石粉或生石灰来控制水色的措施。
在养虾池中施放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细菌、em生物活性细菌等,能及时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尸体、残饵等,减少有机耗氧,稳定ph值,同时能均衡地给单细胞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营养,平衡藻相和菌相,稳定池塘水色。
2.池水ph值、溶氧量、透明度的调控
南美白对虾适宜的ph值为7.8~8.5。但养殖的中后期曾出现过9.2的峰值,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调控ph值,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虾的生长。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随着虾体的增长,对水中溶氧量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养殖前期视水质状况采取间歇性开启增氧机。以后随着虾的生长逐渐延长开启增氧机的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