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队伍建设基本思路,先后招聘15xxxx名青年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4xxxx;派出青年教师13xxxx攻读定向、委培博士、硕士学位,15xxxx名教师参加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进修。目前学院共有5xxxx硕士学位获得者,xxxx获得博士学位,另有约12xxxx教师可望在2007年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学院鼓励和支持教师评聘高级职称,教授人数从2000年初的xxxx增加到现在的1xxxx,副教授由6xxxx增加到10xxxx,并外聘4xxxx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学院实施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三级教师梯队为主体的“名师工程”,两次评审出学科带头人xxxx、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xxxx、骨干教师3xxxx、教学新秀2xxxx,并在发放岗位津贴、改善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对梯队教师予以大幅度倾斜。(五)实施内部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学院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定岗定编和全员聘任制度。在学院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连年大幅度提高教职工岗位津贴,教职工年均收入由升本初期的894xxxx,增加到2004年末的2070xxxx,其中教师年收入由927xxxx增加到2647xxxx。财务工作坚持“一保吃饭运转,二保教学科研,三还利息欠款”的原则,严格财经纪律,规范开支项目,学院财务整体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在确保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前提下,学院的人、财、物及教学和学生管理的重心逐步下移,教职工的劳务津贴、差旅费用、办公及备课费用、本科论文专项资金等均已切块到部门管理。(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可靠保障。学院自筹资金2亿多元用于校园基本建设,新增建筑面积13.xxxx平米。其中新增教学行政用房5.xxxx平米、学生公寓4.xxxx平米、教职工住宅xxxx平米,新建了东区图书馆、案例教室、多媒体教室群、主校区体育场、陶行知广场等一大批教学、办公和生活设施,完成了三校区诸多附属设施的改扩建和维修改造工程。另外,今明两年将陆续开工建设xxxx平米的主校区综合教学楼、1.xxxx平米的北区综合公寓楼、6000平米的东区教学楼和5500平米的东区学生公寓楼。这些工程完工之后,校舍面积将基本满足8500全日制学生办学规模的要求。我院后勤工作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餐饮业全面实现社会化改革,水电暖供应充足,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七)图书资料和信息化校园建设不断加强。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学院不断加强图书馆和系部资料室建设,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改善借阅条件,年图书资料经费由升本初期的3xxxx元增加到目前的7xxxx元,引进社会力量共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充实了各类图书1xxxx册、期刊700种,增加机座17xxxx。在注重纸质印刷资料建设的同时,不断引进电子文献资源,购置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学院投资10xxxx万元对校园网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带宽,提高网速,设立免费电子信箱和对外浏览的网关管理,增加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为150xxxx校园网用户服务。(八)成人教育规模稳定发展,层次提高,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人教育是我院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其他高校联合办学等方式,成教院开设脱产、函授等2xxxx专业的本专科学历教育,共培养专科毕业生317xxxx,专升本毕业生20xxxx;举办计算机、英语教师培训班等215xxxx次,组织全省成人英语统考、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634xxxx次。今年,我院成功获得成人本科办学资格,为今后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成人教育搭建了新的平台。(九)附中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院附属外国语中学成立于2001年,目前已经成为学院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联系的桥梁和重要的实习基地。附中初、高中在校学生已达300xxxx,教师15xxxx人。附中员工发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敬业奉献、吃苦耐劳、争创一流”的高尚师德师风和优良校风,办学质量很快得到社会公认。2004年首届初中毕业生在全市中考中取得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三项综合排名第一名,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六项指标综合权重在全市排名第二。2005年高考达线14xxxx,超额完成比去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中考成绩也将好于去年。(十)依法治校,民主办学,大力推进院务公开。学院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大宗设备采购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对职称评聘、津贴发放、住房改革、“三项治理”等干群关心的问题上全部实行公示、公开;招生实行网上录取,由纪检部门全程参与监督。学校的重大决策均都经党委、行政集体研究讨论后及时通过各种会议、文件、院务公开栏及校园网进行公布,通过院务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扩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利益,确保学院安全稳定的办学环境。与此同时,学院及早启动了迎评进程,扎实进行软硬件准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