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和2003年,学院两次组织系部主任和教学科研部门中层领导赴北师大、山大等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和迎评专题考察,启动了迎评准备工作。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正式拉开了我院迎评工作的序幕。学院成立了迎评领导组和专题工作小组,设立迎评专项资金,制定了迎评总体规划。党委和行政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对照评估指标逐条寻找差距,提出对策。在学院投入大量资金逐步弥补硬件设施不足的同时,教务部门和各系部从教学资料规范化、教案规范化和教师教学科研档案建设等具体环节做起,为教学评估扎扎实实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二、对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同志们!综上所述,我院本科教育发展顺利,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工作基础。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与国内省内同类院校相比,目前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一)师资队伍尚存在结构性缺陷,整体水平急待提高。学院目前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偏低,目前为1xxxx,到评估年至少需要培养和引进13xxxx硕士和博士才能达到评估要求;第二,有一定影响的教授和学科带头人极度缺乏,重点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个别学科梯队面临断层危险;第三,青年教师比例偏大,过教学关和培养提高的任务很重。另外,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专业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中文、化学等优势学科,不少系部正教授和博士长期空缺,部分系部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二)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经费十分紧张,教育资源与办学规模不相适应。专升本以来,政府投入一直严重不足,所规定的学费标准又明显偏低。学院一方面要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设备投入,一方面又要重金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同时要稳步增加教职工收入,改善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近年来人头费总额及其所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不断提高,而本专科教学经费的比例却难以保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收费政策的限制,2005年学院预算收入将可能有所降低。预计今年人头费支出将高达7xxxx,其余2xxxx的经费有很大比例实际上是用于水电暖等刚性运行支出。我院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宿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图书等诸多方面与教育部年度基本办学条件检查的要求和教学水平评估的标准都有不小的差距。(三)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亟待加强,办学特色还不明显。对本科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够深入,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监控体系急待完善,教学管理的网络化进展缓慢,实验教学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偏低,学院整体办学特色不甚明显。职能部门和公共教育资源部门积极主动地为教学中心和学生主体服务的意识还不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机关工作作风还有待优化,个别部门依然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四)自觉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行动还未形成风气,浓厚的科研氛围有待进一步养成,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仍有一些同志对在本科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精力投入不够,研究启动缓慢,学院整体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还没有形成,特色学科、强势学科还远没有做强做大;另一方面,追求真理、献身学术的精神不够,急功近利的浮躁行为比较普遍,科研对教学质量水平提高的效果尚不明显,对基础教育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应用性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没有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科研和学科建设管理需要在进一步反映科研内在规律、更好体现激励和导向作用上下功夫。同志们!勇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挑战,是务实和自信的表现,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到位。面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院选择的是达到评估“合格”这一底线。我们没有退路,只有背水一战,务求取胜。兵书上说“置于死地而后生,置于亡地而后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迎评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力迎评,力争顺利通过水平评估作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新兴师范本科院校,五年来,我们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我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师范本科教育为主体,本科与专科教育并举,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进步培养高素质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我们的办学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师德师风和学德学风建设,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愿意到艰苦地区建功立业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努力突出师范性,增强学术性,凸显地方性,发展综合性,建设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的教学型师范本科院校。同志们!教学水平评估事关学院的生死存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迎评是学院各项工作的总纲,通过合格评估、建设合格本科院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