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2007全县经济工作暨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政府政务  ○

   一要抓好引导。在全社会开展“倡导文明、告别陋习”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行为习惯。有关部门要把讲究卫生的行为要求,用简短的语言形象地进行表述,编成易记易背的小册子、小曲子等,发给每户居民和广大中小学生,并在新闻媒体上刊登播放,使群众清楚地知道、并且记住自己应该怎么做。宣传舆论部门要积极挖掘和发现生活中的正反典型,运用文化娱乐、新闻媒体等各种手段和载体弘扬正气、推崇文明,营造浓厚的氛围。
   二要抓好载体。农村洁化工程群众参与的面很广,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一定要有很好的载体、丰富的活动,使活动的高潮不断,群众的热情不减。抓好载体,关键是把群众组织好、把群众发动好,让群众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参与农村洁化工程。各乡镇、村居也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实际组织一些载体,把本镇、本村或本社区的居民发动起来,只有这样,农村洁化的效果才会更好。要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卫生大行动”,全年新建沼气池80xxxx,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步伐,群策群力治理村镇“脏乱差”。今年在适当的时候,要组织开展一次城乡垃圾集中大清扫活动,发动乡镇干部、村居干部、农村党员、团员参加垃圾清扫义务劳动,组织全县机关干部分批到联系乡镇、社区参加垃圾清扫,全面整治清理城乡垃圾,确保农村环境有明显改观。
   三要抓好配套。主要是环卫设施和制度的配套。各乡镇、行政村要把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日常工作,积极投入资金,加快乡镇垃圾中转站、村垃圾收集点的建设。今年要规划、指导xxxx建制镇选建好垃圾填埋场。同时,要建立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处置等长效管理机制,务求镇镇落实、乡乡达标、村村到位,不留空白和死角,确保环卫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推进乡风文明工程,倡导新风尚。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要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化民主管理,实施乡风文明工程,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崇尚文明,不断提高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一要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以创建农村“四合一”党支部(村级班子建设、村庄建设、产业建设、示范村建设)为主,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自觉地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有效行使自己的各项政治权力。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认真落实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四民主两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要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各种移风易俗活动,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旧风俗、旧习惯。坚持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设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争取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达到“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人一册”的目标,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村组、文明家庭、文明信用户创评活动,促进乡风文明。
   三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让每个农村儿童和青少年都能享有平等优质的教育。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扩建15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逐步完善村级卫生室建设。不断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争取参合率达90以上,住院补偿率达45以上,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老有所养、困有所助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和农村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住房救助、司法救助、就业救助、教育救助、应急救助等制度,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救助体系。
   四要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各地要从农村实际出发,把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和谐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加强信访工作,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治安防范应对机制,打造和谐企业、和谐村庄、和谐居委会、和谐乡镇,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农村社会新机制,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形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设社会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