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也必然给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投资重点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领导,推进建设,把各项工作成效体现在农民收入的提高上,体现在农村面貌的改变上,体现在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上。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建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并成立以县委书记易轶同志为组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情况综合、组织协调、调查研究、督查考核指导。各乡镇、村居也要把新农村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位置,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尤其是乡镇领导,更应该把大量精力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并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决策、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上。同时,建立科学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督导体系,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今年我县全面签定新农村建设工作责任书,就是一个重大举措。对各乡镇、村居新农村建设开展情况,要进行及时的监督检查,年终要专项考核。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
二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设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其根本目的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我们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注重实效、搞好服务”的工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形成建设合力。各乡镇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政治来抓,在引导农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上下功夫。交通、城建、环保、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倾斜政策,在村镇规划、道路建设、住宅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帮扶。卫生、城建、农口部门要着力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供电、通讯、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科技、劳动保障、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要在农民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公共设施建设上献计出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村级基层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新闻媒体要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在全县形成人人关心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社会各方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各级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设计者、指挥者,要注意工作方法,把握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同时,要特别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工作重点放在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依靠农民,发动农民,相信农民,真正“唤起工农千百万”,使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拥护和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以农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我们开展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二是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我县广大农村自然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基础、交通设施、人力资源、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运用好工作的辩证法,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单项工作和全面工作、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的关系,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三是正确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既要注重农村硬件设施的改善,更要注重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做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只有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整体提高农村的现代文明程度,这项活动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四是必须正确处理好阶段性与长期性的关系。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目标和任务,开展新农村建设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和阶段,要牢固树立打基础、管长远的思想,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明确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四、转变作风,立足岗位,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我县今年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已经确定,大量的工作摆在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面前,能否实现县委、县政府勾画的新农村建设蓝图,关键靠落实。要想抓好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就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岗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在此,我还要强调一下当前农村的重点工作。
一是要切实搞好农村春耕备耕工作。“一年之际在于春”,当前正值备耕和春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