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关于人才培养
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保证。据世界银行测算,就业队伍学习年限每增加一年,影响gdp0.xxxx百分点。我市毗邻北京,是国内人才最集中的地区,大量高素质人才将为加快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r&d投入逐年提高。科技综合实力由1993年全国排名第七位上升到现在的第四位;专利申请主要指标均进入全国前1xxxx;各类科学技术人员,特别是有较高学历的技术人员迅速增加,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员近3xxxx人,比1993年增加了2.5倍。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使用的政策,多次组团到国内外吸揽各类高级人才近xxxx人。但是相对而言,顶尖人才比较少,在全国有影响、在各领域有带头作用的领军人才比较缺乏;人才外流尤其是高级人才外流的比较多;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有体制、政策方面的原因,如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人才发展的环境不足,引进人才还存在中引轻用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企事业单位收入环境、工作环境、待遇环境等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有较大差距,也造成大量高级人才外流的现象。
“十一五”期间,要把人才的开发和使用作为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改善人才服务,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七)关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城乡居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五”前三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7和10.3,2003年分别达到1031xxxx和586xxxx。但是从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要求看,还存在差距。表现为:收入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2000年以来,收入年均增长低于经济增长3.xxxx百分点。收入水平在大中城市中处于中上游水平。2003我市在3xxxx大中城市当中排第11位,比上海少455xxxx,比北京少357xxxx,比广州少468xxxx,比深圳少1562xxxx,低于苏州、杭州、宁波、无锡、长春、厦门等城市。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之间差距拉大。“九五”末城市居民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377xxxx,2003年扩大到518xxxx。收入增长较慢的原因,一是就业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我市平均每个家庭只有1.xxxx就业,低于全国平均每个家庭1.xxxx就业的水平。二是国企改革滞后,下岗职工和低收入阶层人员较多。2003年我市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面达50,经委市属企业在册职工5xxxx人,其中在册不在岗职工占40.5,这部分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只有196xxxx。三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少,比重低。2003年我市农民工资性收入占55.4,仅比2002年增长了0.xxxx百分点。上海、北京农民工资性收入已达79和64。另外我市农民收入中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只相当于上海的40、北京的31.4。四是还没有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十一五”期间,要认真研究制约收入增长的深层次问题,加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确保“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实现。
(八)关于就业和社会保障
近年来,我市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下岗再就业,扩大劳动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我市新增就业岗位18.xxxx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xxxx人,首次实现新增就业量大于新增下岗失业人员量,登记失业率为3.8。不断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2003年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5.xxxx人、24xxxx人和193.xxxx人。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九五”期间,我市新增劳动力77.7xxxx人,安置67.2xxxx人,未就业10.xxxx人;“十五”前三年需要安置劳动力5xxxx人,已安置4xxxx人,未就业1xxxx人。据测算,“十一五”期间需要安置劳动力预计为127.xxxx人左右,每年需要安置近2xxxx人就业,难度比较大。近些年,我市就业弹性系数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六五”时能新增就业940xxxx,“八五”下降到570xxxx,而“十五”前三年只有230xxxx,就业、再就业的压力增大。
从社会保障方面看,各类保险参保人数只有20xxxx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还有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