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打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作为生产力三大要素之一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一是继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实践证明我市组建农村实用技术讲师下乡送科技的做法是成功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深受群众的欢迎,我们建议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送科技下乡这一活动,通过组织农技专家向群众传经授业,为群众排难解惑,丰富广大农民的科技知识,帮助他们走上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道路。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积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的优势,组织广大农民进行政治理论、生产实用技术、文化知识的学习,丰富信息含量,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致富能力。三是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随着我国的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企业对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农村在输出劳动力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要通过劳动部门对农民工进行相关的务工技能培训,并颁发培训证书,增强农民工在外务工的竞争力,同时要尽可能的将培训班办到农村中去,方便农民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文明新风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党员群众除去陋习,增长知识,更新观念,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一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誉观。要引导农民认识到自身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村兴我荣,村衰我耻”的荣誉观,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二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继续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通过发挥典型导向作用,纯化社会风气。要主动为驻点村订阅党报刊物,帮助建立和完善活动场所,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文化宣传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是要倡导生育新观念。要加大对计划生育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大力倡导优生优育,晚婚晚育,帮助农民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树立“男女平等”、“只生一个好”的生育观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