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已超过最低生活保障线家庭42xxxx,1,26xxxx,新增家庭1,07xxxx,2,57xxxx,上半年各镇已对4,36xxxx家庭,9,39xxxx,通过“一折通”形式发放生活补助金878,99xxxx。另据民政部门统计,下半年还将有4xxxx户家庭,10xxxx人,也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全年预计支出将达17xxxx元。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
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我市于2005年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参合农民数2005年115,15xxxx,2006年162,35xxxx,占农业常住人口分别为4xxxx、6xxxx。经过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止到2006年6月末,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共有72,29xxxx享受医疗补助,补助金额53xxxx元。其中5,74xxxx享受大病救助,补助金额45xxxx元,单人最高获得补助金额xxxx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减轻了农民负担。保护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四)医疗救助情况
我市于2005年正式启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2005年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的有5xxxx次,发放救助金12.xxxx元,使全市农村特困户大病得到了有效的救助和医治,使危重病人起死回生。2006年3月,从医疗救助资金中支付79,83xxxx,为全市农村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60年代精减退职享受40救济人员共计7,98xxxx(每人1xxxx/年),办理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解决了他们有病无钱治疗的问题。2006年,经民政部门审核已批准8xxxx享受医疗救助待遇,需资金158,00xxxx,将于8月末前通过“一折通”直接打到农民存折中。
二、现行财政政策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的推动情况
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担负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和推进策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兑现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推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机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重要职责。
(一)深入调查,制定标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顺利实施,我市按照省政府提出的“边制定完善方案,边组织实施”的改革试点要求,多次召开会议,建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管理机构,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全市1xxxx镇和有代表性的2xxxx村屯进行专题调研和调查摸底,重新核查了五保户供养对象、确定低保人群、医疗救助对象等相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我市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案,科学测算制定标准,如最初通过测算将农村最低保障标准拟定为1,30xxxx。后经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村低保试点县之后,按政策要求,将低保标准确定为62x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过xxxx月的工作运行,发现报销比例有些偏低,到年终基金可能有过多沉淀,为了让农民真正地得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益处,我们及时调整报销比例,将市外患者报销比例上调xxxx,市区域内的两类定点医疗机构上调1xxxx。根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各镇财政分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章可循,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推广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