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2、探索完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组织,扩展其功能。整合村级组织力量,实现一体多能。对原本比较分散的交通协管员、宣传员、调解员队伍,进行一次梳理,组建一支由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在当地有较高威望的人员组成的村级道路交通协管员、安全员队伍。经比较专业的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证件,执证上岗。他们既是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员,又是办理车辆登记、驾驶人考试的督办员,还是维护农村交通秩序的管理员和轻微交通事故的调解员。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站)是村级组织的管理者,负责村级交通协管员、安全员队伍的组建、管理工作,交通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赋予农村偏远山区派出所交通管理警务组车管职能,解决偏远山区办牌办证难问题。农村摩托车、正三轮无牌无证、脱检情况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农村到县城办牌办证路途远、手续繁、费用高。在农村派出所建立机动车管理服务站,隶属于交通管理警务组,负责报考驾驶证人员,机动车上牌、补检的登记及预约,安排交警大队车管部门每周一或二次上门办牌办证和考试,简化农村车辆上牌、补检及驾驶员考试程序,减免部分费用,提高农民办牌办证的积极性。
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村交通管理组织网络化服务。筹措资金,在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及村级交通安全管理组织中建立交通安全信息平台,及时发布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可资借鉴的好的经验与做法,加强交警大队、乡镇(街道)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站及村级交通安全管理组织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充实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交通安全工作内容。
3、加强乡镇、村级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在每季召开一次乡镇交通安全委员会议和交通安全组长例会的基础上,组织乡镇、村级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人员、农村派出所交通管理警务组(尤其是村交通协管员、安全员)进行定期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教育,及时向他们传达上级的新规定,新要求。组织汇总讨论上阶段各乡镇、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制定下阶段工作计划。以先进经验介绍、召开座谈等形式,为各乡镇、村交通安全管理组织创造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互通信息、交流经验,确保各级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组织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开展业务培训。如:在《×××实施办法》实施之前,组织开展统一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在新招聘管理人员开展工作之前,进行上岗前的统一培训考核。在组织开展农村无牌无证专项整治工作之前,进行工作培训等。
4、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结合当地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实际,制订符合当地村情、民意的乡镇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村交通安全管理组及交通安全村(行政村)、交通安全社区等考核实施细则。以到农户抽查交通安全知识知会情况,交通安全管理台帐建立情况,机动车上牌、审验率情况,该季度交通事故发生情况,伤害大小等为考核内容,由乡镇与交警部门统一进行每季一次的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利益挂钩,以提高乡镇、村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