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大关系政府政务  ○

对比家乡的农民,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引导他们以城里人为参照,同城里人相比较,不满意情绪迅速增长。我感到,这样的舆论引导对于我们执政党来说,是有压力的。但是话要说回来,“农民工”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地加以解决。
     第三,应该看到,“农民工”作为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重要形式,在相当长时间里,还要保持下去。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最终是要把富余农民转变为市民。许多学者提出取消“农民工”这种形式和称号,这个意见在理论上是说得通,能成立的。但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要注意到两点:一点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镇就业岗位增加之间、城镇就业岗位增加与政府提供社保能力的提高之间有一个复杂的函数关系:只有当城镇提供的就业岗位大于或等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只有当政府提供社保的能力大于或等于城镇就业岗位的增长,这个社会才是安全的,反之就是不安全的。这就是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从实际出发,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存在一大批“农民工”。如果把全部“农民工”即刻都变成市民,其后果将是负面为主的,因为转移出来的农民的就业岗位、社保如何解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至于改变了农民身份的新市民能否迅速融入城市而不为城里人歧视,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我们要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城镇就业岗位增加速度、政府社保能力提高速度相统一的基础上,来理解“农民工”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另一点是“农民工”的特殊优势。“农民工”之所以称为“农民工”,就在于他们在农村有土地,在城里打工。从其社会身份讲,是农民;从其职业身份讲,是工人,两者兼而有之。他们作为工人,待遇比城里工人要低,这个问题要妥善解决;他们作为农民,由于有土地,这是最基本的社保。不要小看了这个社保,我们在非典期间一亿多农民在两三个月里没有工作而没有闹事,就是因为他们在家里有土地,可以回家去。所以,对于“农民工”问题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中的作用,要全面地、历史地加以认识。在这个问题上,要多讲辩证法,少搞形而上学。
     五、新农村建设与
     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来强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靠高素质的新农民;实施城镇化战略,归根到底,也要靠高素质的城市工人和“农民工”。正如dxp说过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靠学习型社会的建设。jzm同志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注意到,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城市比较活跃,甚至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口号,如大连、常州、上海、北京等地都召开过创建学习型城市论坛。我觉得,现在有必要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我们过去2xxxx年里,转移出来1亿多富余劳动力,为城镇化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转移某种意义上是带有自发性质的,没有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素质培训,因此他们进入城市后形成了城市人与“农民工”之间的落差。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农村劳动力还按照前20年的方式转移,中国的社会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农村的发展也缺乏持续的动力。唯一的出路是从现在起,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点尽快地、迅速地转移到农村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劳动技能。
     措施是两条:
     一条是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必须更加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央和国务院已决定,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础工程。
     另一条是,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中央已决定,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对留村务农的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务农技术,促进科学种田;对转移出去的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提高培训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中央已经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积极建立政府扶助、面向社会、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