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鼓励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三是健全法制、明确职能、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加快政府卫生职能转变,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卫生部门由直接办医院向依法管医院转变,由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建立和完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从行政管理为主向依法管理为主转变。制订卫生和医疗行业政策,严格市场准入,鼓励公开竞争,依法对医疗服务机构和健康产品进行监督管理,把人民群众和市场反映作为评价医疗机构的主要标准。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和医疗救助人群,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形势与任务
“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本标志,就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只有把国家改革和建设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群众觉得有前程、有奔头,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才能使人民群众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党的执政基础日益巩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
●2005年着力点
要着重解决好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几个重大问题:一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二要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不断缩小分配差距。三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迈进,来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增加服务性消费,增加居民居住面积,提高住房和环境质量。四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计算机、轿车进入家庭,提高电话普及率,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五要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六要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七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形势与任务
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是稳定和有序。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在不安定或动乱中正常运行,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并具体强调要通过落实责任制,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以及依靠群众等,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我们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体制转型和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人们就会怀疑我们的改革、怀疑我们的发展、怀疑我们的执政能力,进而社会就会发生动荡。
●2005年着力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不同呼声,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第三要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充分满足不同利益集团合理的利益诉求。第四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要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努力做好群众工作。
做好“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目标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形势与任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05年是我国实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承接“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因此,明年要在总结“十五”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